高翠萍
(陜西省韓城市實驗小學,陜西 渭南 715400)
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也越來越能理解新課改的理念,更加知道如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為了構建活力課堂,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并且將枯燥的知識傳輸變得豐富且充滿活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但是數學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想要使得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就必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更為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指引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自主成長,更好的通過課本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靈活應用數學原理,進而使得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作為數學教師應該明確的了解到數學知識體系的特殊性,其不僅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察和培養,更是對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數學中很多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范圍較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根據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能面對社會上的種種問題,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這一能力的同時必須結合社會實際,才能發揮出自主學習能力的最大意義。
自主式學習的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溝通,面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進而碰撞出火花,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構建活力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日后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團隊合作的一種形式已經在數學教學中廣泛應用,但是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過于重視,而忽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這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消極的作用,亟待引起重視。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獨立思想的學習,并且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課本知識進行延伸,從而提升綜合素質。
構建活力課堂的前提需要教師主觀意識的改變,脫離傳統教學模式,培育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創建情景,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出來,這時候課堂自然會充滿活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動手實踐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實踐動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且可以將學生的感官意識充分調動出來,使得學生養成主動思考、自主動手、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
為了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設計課堂教案的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設計目標,在保障課程目標有效完成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生活中學生可能了解的事物融進游戲和教學活動中,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主動的了解數學,學習數學,進而領會到數學學習的魅力,迸發出無限的學習熱情。為了減少學生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和原理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合作解題時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解題方式加以引導,并且將公式和原理的推導過程融入到小組討論中,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輕松的記住公式的推導過程。趣味性十足的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應用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這種小組學習需要結合學生心理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師在應用之前必須合理設計教學目標,計算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并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討論情況不斷引導。
每節課程都有每節課程的任務量,構建活力課堂首先要在完成任務量的基礎上,數學學習中有很多原理、公式,且對邏輯思維的要求較高,培育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考慮到數學知識點的特殊性,這樣才能不失活力課堂的初衷。首先,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結合實驗以及數學原理,使得學生完全了解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點,且能夠在生活中應用出來;其次,為了營造活力課堂,可把平時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分別陳列出來,以生活場景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將數學知識點在課堂生活場景中真實應用出來;最后,課堂學習之后要根據每節課的學習內容布置一系列和教育內容相關的作業,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驗證課堂中的知識,并且在課堂上講述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現象,加以論證。
小學數學教學應立足于創新教育思想,積極創設良好教學體驗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要對教學體驗活動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注重實踐培養,這樣才能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想要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就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以學生為中心前提下對教學材料進行有效的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從而使得我們的數學課程也成為一門充滿魅力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