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文
(廣州市花都區秀雅學校,廣東 廣州 510000)
開展道德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應該要予以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并從中具體的闡述了我國開展道德教育如何借鑒日本德育方式的策略,希望對德育工作的推陳出新有所啟發。
中日兩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德育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也占據著很大成份。針對具體的德育課程,筆者結合日本的德育展開了一定分析。日本的道德課程往往是單獨設立的,在道德教育課上也有針對性的講授行為規范和相應的道德法則以及公德品質和做人的道理等,其中具體的課程教學工作往往是在課堂上展開的,并輔之以一定的引導。道德課堂上,主要是采取講授和討論以及交流和視聽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并在課堂教學上,重視對學生的思考引導。進行道德教育,往往是以道德實踐能力為主要的教學引導目標,當然在具體的道德實踐方面,第一層是見識和判斷以及和情感,第二層是態度和實踐意識,第三層是實踐意志力。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日本學校強調要做好對第一層與第二層,第三層的內容往往是基于教育途徑來展開,同時日本的道德教育也對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要求。
日本的道德教育往往是涉及到學校的各個學科之中,其中,不同的學科往往承擔了不同的道德教育的任務。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對語言的尊重和真實的情感有不同的要求,在具體的德育過程中,往往是注重對兒童進行思想團結謙遜、勞動和文明禮儀、見義勇為和同情弱小等方面品德素質的教育,在數理學科也注重對學生進行歸納推理和相應的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生活態度。實際上,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展開有意識的滲透教育,以此來更好的發揮出綜合教育的作用。
日本開展德育也更加注重特別活動,其中特別活動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影響。日本學校開展特別活動課,與我國的課外活動有一定差異。我國的課外活動是基于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而開展的。日本則是基于學生的情況展開的人性化的教育活動,并注重對學生進行自主創造能力和個性的養成,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表現。日本學校的特別活動往往有十分豐富的形式,并且其包容性也很強。
在學校教育中,德育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和成長有很大意義。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文化道德觀念自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于日本學校德育中有效的方法、途徑和目標有意識地進行借鑒和引用,可以此來促進我國德育的進步和發展。
上文已經分析過,日本開展道德教育,往往更多的重視實踐活動環節,其中包括有各年級的課程內容中,并有意識的開展實踐引導,并且將實際的道德實踐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具體的要求都引入到活動中,進行學生的實踐引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的參觀考察,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道德風貌和學生個性的引導。針對具體的課外活動的引導,應該要幫助學生開展和落實相應的活動,不斷增強道德教育的影響力,引導學生參與到力所能及的活動中,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意識。針對具體活動開展,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進入到更加多樣化的環境中,深入到社會和大自然中進行實踐,以此更好的磨練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自我服務性的技能,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到各個地區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增強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確保學生經受住風雨的鍛煉和考驗,以此更好提高學生的道德意志,更好的規范學生的道德行為。
日本學校更多的是引導和啟發學生來進行德育進步。在實行“全面主義”的學校德育理念下,日本的教師不僅是單純的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是幫助對學生展開相應的思想引導和啟發,讓學生來進行自身多樣化的思考來進行實際的進步和發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開展,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德育進步,所以我們也要對傳統的書面化的教育方式進行改善和優化,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更好的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總體來說,開展道德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應該要予以重視,日本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有道德時間課和學科滲透以及特別活動等,所以在具體的道德教育中,應該要重視和強化實踐德育,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有效啟發學生展開思考,促進德育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