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赟
(新疆和靜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和靜 841300)
通過對煤炭的開采和洗選,會出現煤矸石固體廢棄物。我國每年煤矸石產量在1.5-2億噸之間,現階段煤矸石積存量高達50億噸,但是每年利用的煤矸石只有0.6億噸。若無法有效利用煤矸石,對環境和土地資源的污染和侵占問題日益嚴重,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為充分利用煤矸石,在水泥生產中,將煤矸石通過水泥熟料生產,生產硅鋁制原料,該原料是水泥制備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下文中對煤矸石作為硅鋁質原料制備水泥過程進行分析,為煤矸石利用在水泥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選擇某水泥廠的石灰石、鐵尾礦以及石英砂巖,煤矸石和石膏作為試驗原料,同時選擇某公司PII42.5型硅酸鹽水泥進行試驗。根據試驗原料的化學組成以及XRD圖譜作為試驗參考,應保證石灰石內部還有方解石和白云石成分,煤矸石中還有石英和高嶺石成分,鐵尾礦內還有石英和赤鐵礦成分,石英砂巖中還有石英成分[1]。
在水泥熟料使用的配料進行煅燒過程中應根據合理率值,保證熟料進行準確的煅燒。借助煤矸石代替粘土作為生料進行原料煅燒,應控制硅酸鹽水泥熟料合理率值,在熟料合理率值范圍內制備8種水泥。在對生料配合比進行設計時,設計理論率值與實際率值有一定的差距。
制備生料首先將不同的原料進行粉磨,將粉磨后的原料放入到孔徑為0.075mm的方孔篩內進行篩選,并按照比例對合成的原料進行均勻的混合。按照配比要求將10份水與生料進行混合,將混合物放入規格為45mm×13mm規格的生料片內,在壓力為12.5MPa下制作成生料,并制作好的生料放置在105℃環境下進行干燥。
對生料進行熱分析,使用德國生產的STA4ogPC/PG型差示掃描量熱重儀進行分析,在空氣環境下以每分鐘2O℃標準提升溫度。
達到干燥標準的生料放置在坩堝中,對坩堝進行加熱,并將溫度首次上升到800℃,保持一段時間后將溫度按照50℃的上升標準,從1300℃開始上升到1450℃。最后將加熱的試樣在恒溫的狀態下保存30分鐘,然后放置在室溫下,讓試樣的溫度降至室溫。
對熟料中f-CaO含量和線性收縮率進行測定,先使用孔徑為0.075mm的方孔篩,對熟料進行振動和磨粉處理后,按照乙醇-乙二醇原則對熟料中f-CaO含量進行測定。熟料片的直徑使用游標卡尺測定,根據公式nnS=—/J0---/-]e×100(1)/)計算熟料線性的收縮率,其中線性收縮率用S表示,生料片直徑用D表示。
對熟料中存在的礦物質進行分析,采用3015型X射線衍射儀,分析熟料中礦物質。該儀器額定電壓和電流,分別為40kV和100mA,采用Cu靶原理,產生的單色濾波在10-80范圍內。
在振動和粉磨熟料過程中,借助0.075mm方孔篩篩選熟料,將篩選好的熟料與CaSO·2HO,按照比例96:4進行均勻混合后,以GBT1346-2011標準測試水泥的凝結時間。在測定水泥水化熱時,通過八通道微量熱儀以72小時為標準確定水膠比為0.5。熟料按照水灰比為0.28標準,制成規格為20mm×20mm×20mm的試塊后,放置在標準養護箱1天后,將試塊的模體拆除,并將試塊放置在恒溫20℃環境中,以3天、28天為齡期要求測試試塊的抗壓強度。
在對煤矸石生料易燒性分析時發現,煤矸石中f-CaO含量是影響熟料安定性的主要物質,同時也是熟料燒成反應以及配方合理重要的標志。在提升生料的煅燒溫度過程中,生成的熟料中f-CaO含量逐漸減少,在溫度上升到1400℃時,此時燃燒狀態下的熟料中f-CaO含量為最低。以f-CaO含量為水泥熟料制成標準,將KH控制在0.89-0.95,IM控制在1.2-1.6,SM控制在2.1-2.6,都可以滿足水泥熟料制備要求。若生料內含有較多的石灰石成分,降低煅燒溫度的同時,SM、IM降低可以降低f-CaO含量。熟料的收縮率在不同煅燒溫度下,隨著溫度的上升而上升,熟料煅燒時液相量也會增加。煤矸石作為鋁質材料生料進行煅燒,體現出的易燒性與SM、IM有關,對熟料煅燒過程中產生的液向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可加減少熟料中f-CaO的含量。
煤矸石制備鋁質材料作為生料進行煅燒,應保證配料方法和煅燒過程相同,利于煤矸石在制備水泥生料時,可以通過常規方法進行煅燒。在0-200℃區間內,生料進行脫水處理。當溫度上升至500℃時,高嶺石脫水后會生成偏高嶺石,再將溫度上升至800℃時,生料中CaCO2會分解成CO2和CaO,這是由于CaCO2受熱發生的變化。在800℃溫度下,CaCO2出現分解吸熱峰情況,與4號生料相比,1號生料會移動至低溫區域,主要是由于1號生料內有較少含量的石灰石,而且存在較多的煤矸石和尾礦所引起的。
將煤矸石中鋁質材料,與石膏按96:4混合后,在IM=1.55和SM=2.55,以及KH為0.89、0.91、0.93、0.95標準下配置生料,結合試驗確定水泥凝結時間。煤矸石作為硅鋁質原料,使水泥凝結時間符合標準。在不同配方中提高煅燒溫度,水泥制備過程中初凝、終凝時間都略有減少。水泥熟料制備過程中,將煤矸石和尾礦進行熟料制備,在礦物質中豐富的微量元素對熟料煅燒產生明顯的礦化效果,在使CaCO含量減少的同時,有助于減少煅燒過程消耗的能量,使熟料質量進一步提升[2]。
水泥熟料以煤矸石配料制備為主,在制備過程中按照KH、IM、SM各自的范圍進行生料配制,產生的熟料中C、S等元素含量較高,但是在不同的熱工工藝處理后,熟料中各礦物質含量會發生變化。以較低的煅燒溫度為例,會提升f-CaO在熟料中的含量。
根據熟料理論率值IM=1.55,SM=2.55,KH為0.89、0.91、0.93、0.95為標準配置生料,將煅燒后生成的熟料與石膏按照96:4比例混合配比,對水泥熟料的抗壓強度進行檢測發現,在3d內與PII42.5型硅酸鹽水泥強度相比較低,在28d強度會與PⅡ42.5型硅酸鹽水泥相同。
綜上所述,將煤矸石作為硅鋁質原料進行水泥生料配制時,按照熟料率KH在0.89-0.95范圍,IM在1.2-1.6范圍內,SM在2.1-2.6范圍內,對配置的生料放置在1400℃下進行煅燒,可以生成符合安定性的水泥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