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義市湖濱路小學 王愛愛
小學生進入校園,會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新鮮事物,但是當學生提出疑問的時候,有可能遭受到父母或者教師的說教,導致學生因害怕受到教師的批評,或自己的問題過于簡單引起同學的嘲笑,而不敢對教師和同學進行提問。教師需要營造讓學生敢于提問的氛圍,培養學生在自己產生疑惑時,勇于向教師提問的習慣,進而養成好問的性格。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課《時、分、秒》,學生如果提出為什么一分鐘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鐘時,教師不能直接回答“這是被規定的”過于簡單地結束學生的提問,要讓學生對大家習以為常的事物,都保持著一顆好奇的心。教師在接收到學生的任何疑惑和提問時,都需要給學生講解,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題并不愚笨,也并非誤解。如果教師在備課期間沒有準備相關內容,也可以跟學生說:“老師也不是特別清楚,老師下課會去研究一下,下節課,我會認真解答你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知道課堂上不是只聽教師講,有關于課堂知識不明白的,是很有必要也被允許在課堂上提出來的,教師不會因為自己的問題產生不悅,而會和大家一起探討問題的答案。這樣和諧的問答氛圍,會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地吸收到知識,在課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會積極提出。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勇于提問,還要找出疑問點,并在課堂中提出來,和教師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不堆積不熟悉的知識點才能更好地開展下一個知識點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的時候,可以安排一些開放性的話題,把課堂上的話題和問答往課本上的知識進行靠攏,這樣學生會在交流中有代入感,被教師的話語帶出內心的好奇感。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教室的面積,并讓學生每個人站在教師的地板小方格內,每個人代表1塊小方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一行每一列站了多少人,而學生所占領的小方格,就是自己所需要保護的領地,而每個同學都守護自己的領地,領地的大小就是學生占領的面積,而班級被學生平均分為各等份,學生占領的面積就是班級的面積,這樣的情境帶入會讓學生對教師的安排感到好奇和疑問,促使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想不通的疑惑,學生聽從教師安排的同時,也會想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安排,進而提出問題,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通過什么來測量自己所占領的小方塊的面積,對教師的安排存在疑惑和好奇心,會讓學生在接下來課堂中更加認真去找尋答案。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需要安排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還需要讓學生之間增強互動,學生是同齡人,在研究問題的角度和想法上,會更有創造性和獨到的見解,提出大家認同的解決方案和經過引導帶出新的問題。四年級上冊第四課《圖形的變換》,教師把教學準備的木制拼接棒分給各個小組,然后根據教師提示拼接圖形,讓學生在自己的理解和動手能力下,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教師在學生進行拼接時說:“要結合我們曾經學習過的周長和面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拼接圖形的時候,學生如果產生疑惑,又不敢詢問教師,這時候,小組合作的好處就會表現出來,有疑問的學生,會詢問自己熟悉的小組成員,進而提高內向的同學地主動提問意識和觀念,不再一味地躲避和隱藏自己的疑惑。開展學生之間的自主討論的活動,會讓學生在自主完成作業,遇到難題感到疑惑的時候,知道可以向誰提問。教師也可以根據自主討論的活動,了解學生的情況,主動與內向的同學進行溝通,讓學生不害怕提出問題。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恐懼教師,學生遇到問題時主動思考,還是依賴教師來講解?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基本情況,針對性地解除學生對提問的不適感和畏懼感,讓學生喜歡上提問,遇到問題自己尋找辦法解決,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提問的問題和教學內容一樣都是需要精心地設計的,這樣才能保證提問的準確性和教學課堂的質量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問題設計的精確性,突出自己所設計和需要教學的內容,同時要讓問題具有層次性,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提問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簡單復習學習了加減法運算,你們還記得加法的運算法則嗎?”這樣一個問題的設計能夠引發學生對于之前學習過的內容的鞏固和思考,讓學生去想加法的運算法則是什么樣的,同時通過再一次的講解,更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然后可以導入新課的學習,提出本節課的重點探索:“既然你們已經了解了加法的運算法則,那么如果變成乘法、除法呢,這個運算法則又是怎么樣的呢?是不是和加法的一樣呢?”這個問題的提出是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同時比上一個問題更進了一步,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去思考這個問題,讓學生對重點多加考慮和探索;最后就是提問設計要有層次性,下一個問題可以是對上個問題的深化。
總而言之,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升的,提高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包容和耐心講解,減少學生對提問的不適應感,針對學生的不適應進行調解和疏導,只有學生在學習中勇于主動提問,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