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珠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漸地涌現出來。STEAM教育理念逐漸進入小學教育領域。大量的實踐表明,整合學校資源,在小學中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助于解決STEAM教師匱乏,促進STEAM教育理念的普及。為此,本文對STEAM教育理念推動小學創新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性,以及對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課程標準已經經過了數次的調整與改革。盡管如此,課程與目標之間,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之間仍然發展不平衡。而引起這一系列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課程體系中的學科本位與學科科目過多,同時學科之間缺乏有效整合。也正是由于學科知識間的碎片化、獨立化使得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匱乏,無法獲得全面的發展,并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而STEAM教育理念則剛好彌補了以上缺陷,它具有“跨學科”的主要特點,可以通過完成項目或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促使學生學習,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STEAM教育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傳統課程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STEAM教育理念具有能力發展觀
21 世紀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而對于教育來說,也逐漸地踐行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且當下的教育將培養并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了教育的核心。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將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不斷的發展與成長。也只有以能力為導向的發展觀,方可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STEAM教育理念具有跨學科教學觀
相關研究表明,若將學習劃分為各個單獨的學科,學生們無法更好地理解各個學科間的相互聯系。盡管每門學科知識都有其重要性,但是通過跨學科學習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高階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掌握各個學科間的聯系,進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并改造世界。而所謂的跨學科教學,是指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將各個學科與多樣的學習方法進行整合來更好地研究某個特定的核心問題與項目。這與STEAM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整合資源,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是指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整合校內資源,進程課程體系的改編,形成STEAM創新課程體系。
能力是STEAM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們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創新課程體系的重要起點和依據。新時代的教育事業,不應僅僅以傳授知識為主,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擁有了完備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而能力則是學生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為此,二者缺一不可。作為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的負責人,需要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能力體系及其標準。
為了培養特定的能力,創新課程體系的負責人需要按照相應的能力標準來制定出相應的項目。而每個項目都是各項活動的有效集合。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中的項目是真實的項目,是適合學生學習的項目。而一項能力的培養往往會由多個項目共同組成,而每個項目又由多個活動構成,這些活動都有助于項目的實現與能力的培養。同時,每個活動都有著相對應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與相應對的活動組成一個模塊,所有與構建同一項能力有關的模塊就組建成了一個課程,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由此構建而成。
活動是完成項目所必需的過程。在設置選擇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活動的科學合理性,以及各個活動間的正常順序。活動要盡可能地包含多門學科知識,進而幫助學生運用多維的視角來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在安排活動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風格,來安排學習任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訂立學習目標。
一個活動的順利展開需要有效地把控與活動相關的知識點間的關聯性。而活動所需的知識應當包括完成活動相關的各學科知識,要防止出現各個學科知識單列的情況出現。在選擇活動所需的知識時,需要結合知識的范圍、難易程度等多維因素,由創新課程體系負責人或者相關專家根據當下的課程體系來共同制定,進而保證新型課程體系的科學合理性。當下的小學學科主要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科學、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道德與法治等。通過分析各個學科的課程結構、知識點,來形成一套系統的小學知識庫,并反復對知識庫進行檢測,發現其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時進行補充,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小學STEAM創新課程體系。
模塊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門,它包括了項目,以及與其相關的所有知識;同一課程會包括多個模塊項目,且各個模塊在難易程度、知識綜合度、涉及的領域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學習課程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際情況來靈活地調整模塊。
總之,對于小學而言,學校有效地整合資源,建設STEAM創新課程體系,將十分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