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宗
(平頂山市中心體育學校,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所謂空手道組手,即通過徒手的方式,以空手道的基本規則為前提,采用摔、打、踢、拿等方式和對手進行對抗的體育項目,和其他的體育項目相比,空手道項目具有更強的觀賞性和對抗性。但是,空手道項目在我國的發展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因此,空手道項目愛好者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無論是在科學性還是在訓練方法上,都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本文就對空手道組手運動的練習方法以及練習要求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希望能對提升空手道組手的練習質量有所幫助。
空手道運動最早發源于日本,在古代空手道也被稱為唐手,其基本的動作技巧與中國的拳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空手道運動曾經對于日本社會的穩定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2006年,我國政府正式從官方角度將空手道項目引入了國內,2007年,將空手道列為國家試行的體育項目,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很多高校都開展了空手道項目的教育。
近幾年,空手道項目在我國的發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國際比賽中,我國選手的成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空手道項目已經開始被更多體育運動愛好者接受,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投入到空手道項目的訓練中來[1]。
持續訓練法是體育訓練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方法,在以技能為主導的運動項目中十分常見,其主要用于提升運動員的攻防能力,促使運動員在實際對抗的過程中能夠將多種運動技術進行有效的串聯。在實際的練習中,通常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首先,雙方之間保持平時實戰的距離站立,以甲方伸出拳頭之后距離乙方面部5厘米的距離為標準,訓練的過程中,乙方在甲方面前擺動自己的拳頭,甲方隨著乙方的動作進行防守練習[2]。其次,雙方保持相對站立,乙方手中拿著一把尺子,甲方在乙方放手的瞬間用最快的速度將尺子接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甲方的快速反應能力。最后,在進行空手道訓練的過程中,組織運動員觀摩其他運動員的訓練情況,發現其他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自己在實戰中出現類似的問題,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近幾年,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訓練開始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學者、教練員的關注,其對于運動員運動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空手道組手來說,在實際對抗的過程中,腰部需要有較高的靈活度,因此,加強腰部力量的練習十分有必要。在鍛煉運動員腰部力量的過程中,間歇訓練方法非常有效[3]。具體訓練方法如下:首先,運動員的雙手需要抓住欄桿,將身體固定,在此基礎上,前后左右移動自己的腰部,這種訓練方式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腰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其次,運動員的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助跑起跳練習,但是需要注意起跳的動作,運動員要在起跳的瞬間,將自己的大腿收緊,反復進行練習。此外,單杠練習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運動員雙手握住單杠,腳步懸空,腰部用力將身體向前抬高,小腿保持平直狀態,大腿和身體呈92度,反復進行練習。最后,在日常運動中經常接觸到的俯臥撐和仰臥起坐也是訓練腰部力量的好辦法。
空手道組手的訓練中,腳部力量的訓練也十分重要。在對運動員的腳部力量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雖然訓練活動相對枯燥,但卻是空手道組手在實戰中對抗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實際的訓練中,循環訓練的方式十分常用。具體訓練方法如下:首先,可以要求運動員進行快速提沙袋的訓練,這種訓練方式不僅能夠提升運動員腳部的力量,同時也能促進運動員速度的提升。其次,慢跑與競走也是提升運動員腳部力量十分有效的方式,其能夠提升運動員腳部肌肉的耐力,促進運動員腳踝部位韌性的發展。
空手道組手在訓練的過程中,重復訓練方式的應用也十分普遍。重復訓練的方法對于提升空手道組手的反應速度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具體的訓練方法如下:首先,快速出拳訓練,空手道組手需要在短時間之內以最快的速度反復出拳,將運動員出拳的負荷時間控制在30秒以內,運動員在出拳的過程中,要在保證速度的基礎上,保證力量。其次,重復踢腿訓練,在進行重復踢腿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的負荷時間需要控制在2分鐘以內,但是最短負荷時間不得低于30秒,運動員要在保證出腿速度的基礎上,控制好出腿的力度。最后,步法組合重復訓練,步法組合重復訓練重復訓練的時間相對于前兩種訓練方式來說相對較長,至少需要保持兩分鐘,但是為了避免運動員的肌肉過度疲勞,影響后續的練習,步法組合訓練的時間需要盡量控制在5分鐘以內,運動員在進行步法轉換的過程中,需要盡量保證快速靈活。
長期練習空手道,能夠有效地提升練習者的體質,使練習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更加自信,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4]。但是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要想收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就需要練習者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練習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身體靈敏度,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耐力以及爆發力。同時,面對對手的進攻,練習者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正確看待比賽的結果,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困難中冷靜思考,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空手道組手。
空手道組手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要想收到良好的練習效果,就必須要保證動作規范。其中,“勢正招圓”就是對空手道動作規范最貼切的解釋。如果空手道組手無法深入領會這四個字的含義,在空手道技術動作的理解上也無法做到深入。要想實現“勢正招圓”的訓練目標,打練結合是最常用的手段,運動員在練習空手道基本動作的時候,需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在發出聲音的同時要能夠止住呼吸,使人身體內部的阻力降到最低,進而集中精力,快速反應,保證練習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做到精準到位,實現訓練效果的提升。但是,在訓練中必須要注意,練習者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需要始終保持協調連貫,避免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因動作比協調而受傷的情況。
和其他體育項目不同,空手道組手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較高的競技性,組手需要通過互相攻擊的方式來取得實戰的勝利,但是,為了避免空手道組手在空手道實戰中出現的傷亡的情況,“術道并重”是空手道組手在實戰中必須要遵循的重要原則,換句話說,就是空手道組手在實戰中要做到點到為止,控制好自己的力度,避免對手在實戰中出現受傷或是傷亡等方面的問題[5]。通常情況下,在國際大賽中,只要選手的拳頭到達對手面部一寸的位置,即可得分。相反,如果選手在比賽中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將對手擊傷,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針對這種情況,在空手道組手的訓練中,術道并重的原則也是在日常訓練中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保證對手安全的同時,避免自己在比賽的過程中出現違規的情況。
綜上所述,由于空手道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長,因此在實際的訓練中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但是從近幾年我國在空手道訓練取得的成績來看,只要我們加強研究,針對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空手道訓練一定能取得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