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糖人是我國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工藝品,它以小說、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文字等內容為主要制作題材,其中以人物和動物的造型最為有趣。生活中,幼兒對糖人這一民間藝術的了解僅僅停留在“看”和“吃”兩個層面上,少有甚至沒有機會體驗糖人的制作過程。筆者引導幼兒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接觸到畫糖人,不僅使其體驗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趣味,還讓其發揮想象力將其融入游戲并進行別樣的創作。
關鍵詞:糖人;教學活動;自主游戲;創意美術
中圖分類號:G42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4-0011-02
引 ? ?言
如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被格外重視。傳承要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開始。剪紙、紫砂泥、藍印花布等在幼兒園里落地開花,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用生動的游戲、有趣的故事帶領幼兒以充滿童趣的方式了解、感受獨屬中國的美。但對于某些傳統文化而言,幼兒在幼兒園里難以進行實際操作,只能以欣賞圖片的方式進行,此時就需要教師去發現與創新。當教師帶領幼兒進入一個新領域后,幼兒的創造力與發展力便開啟了。
一、淺喜——首次接觸,開啟大門
1.創新教學活動的生成
在大班主題活動“人們的工作”中,有一首關于“捏面人”的歌曲,幼兒十分喜愛。他們常在飯后唱起這首歌,美工區里也不乏幼兒用輕彩泥制作“面人”的情形。其實,除了“捏面人”,畫糖人和吹糖人也是我國藝術性很高的用食糖制作的傳統民間工藝品,這些對幼兒來說都不陌生。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體驗民間藝術的趣味及其獨特魅力,美術欣賞活動“糖人”生成了。
僅僅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糖人畫,雖然也能使其了解糖人藝術,但還不夠,沒有實際操作來得深入。如果真的熬制食糖讓一個班的幼兒進行繪畫,既費材料又耗時,還不易操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教師發現如果將金色的熱熔膠棒放進膠槍,用擠出的金色熱熔膠進行繪畫,其外形酷似糖人。教師在多次嘗試之后,最終確定了使用的材料,即充電式安全兒童膠槍、金色熱熔膠、墊板、護手霜。由此,一節本為欣賞的美術活動變成了可以進行實際操作的創意美術活動“畫糖人”。
2.創意無限,大大樂趣
模仿首先是自身的創新,創新往往是模仿的動力。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必然是模仿的超越。在用金色熱熔膠模仿食糖作畫的過程中,幼兒雖是首次接觸這種制作方式,但其制作內容并沒有局限于教師出示的圖片內容。制作時,由于膠槍的使用難度低,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并有效地展現其創作意圖。幼兒將來自生活的經驗和自身的藝術經歷與喜好相融合,創作出富有靈性的糖人,如高聳的樓房、可愛的佩奇、美味的蛋糕、新鮮的水果、芳香的鮮花……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幼兒的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1]”教師設計本次活動的初衷是為幼兒提供別樣的機會,讓幼兒感受民間藝術,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制作的樂趣,但幼兒的意外創作把活動效果提升了一個層次。幼兒抓住教師提供的機會,在自我發展的推動下成功地跨越“最近發展區”,使自身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幼兒不僅創作出充滿童趣的作品,還通過想象將其作品內容進行串聯,編成故事。這就是屬于幼兒的一種原生的創造發展力,也是一種“有中生有”的實踐活動。
二、深愛——融入游戲,開設店鋪
用膠槍畫糖人的新玩法深受幼兒的喜愛。一次自主游戲開始前,兩個幼兒計劃著要開一家糖人店,一邊制作糖人,一邊銷售。他們計劃把一些已有的糖人插到泡沫上供顧客選擇,或可根據顧客的要求現場制作。他們的想法已經很不錯了,但教師想幫助幼兒開展更具建設性的游戲,于是教師提出了一些自己對游戲角色的看法:“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如果顧客想親自做糖人,該怎么辦呢?”小男孩想了想說:“那我們就再設置一個顧客體驗區,這樣顧客就可以自己制作了。”“這樣你們就需要一個更大的店鋪了哦!”教師回應道。確定了店鋪產品后,兩個幼兒開始忙碌起來。在男孩店長與女孩服務員的協商下,擺桌子、放材料、寫價目表這些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不一會兒工夫,店鋪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在店長的吆喝下,糖人店很快迎來第一批顧客,店長熱情地為顧客介紹產品。購買糖人的顧客絡繹不絕,體驗區的兩個座位也坐滿了。這時又有顧客提出要進行體驗。由于體驗制作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因此顧客需要長時間的等待。男孩店長在教室里轉悠,似乎在尋找什么。走到鋼琴那兒時,他停了下來,只見他把鋼琴凳挪到體驗區的旁邊。原來教室的桌子已經都被其他店鋪用了,沒有多余的,小店長急中生智,利用了鋼琴凳來當座位。之后,他又搬來椅子,并從美工區拿來作畫工具,為顧客準備材料。在小店長的熱情招待和認真指導下,顧客不僅買到了自己心儀的糖人,還體驗到了制作糖人的樂趣。
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僅在開設前進行了一次干預,之后都是在觀察幼兒的互動。這次假設性的游戲可以說是成熟的和高水平的。開店的兩位小朋友根據已有經驗結合新的想法創設了一個較真實且豐富的情境。他們扮演各自的角色,分擔責任。在他們的影響下,顧客也遵循與角色相關的規則。在游戲中,店長、服務員、顧客在高水平認知能力的推動下,創造性地將新知識與已有經驗相結合,獲得新的發展。
三、創新——天工人巧,別具匠心
美工區是為幼兒提供的一個自由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的個性化學習場所。在這里,教師可通過有目的的材料投放,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選擇感興趣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進而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當幼兒處在手、腦、時間、空間都解放的情況下,其創造力更容易產生。這一次,幼兒的新創意在美工區里萌芽了。
“老師,這幾張黑色的卡紙我能用嗎?”某女孩問。“可以呀,能告訴我你想做什么嗎?”教師回應。“我想用膠槍在上面畫畫。”女孩說。“好的,你去試一下吧,期待你的作品。”教師說。在對幼兒的回應中,教師沒有對幼兒的新想法進行過多表揚,實則心里已對幼兒會有這樣的想法而深感驚訝。女孩很快進入創作活動,其他同伴看到后也加入了她的隊伍。幼兒熟練地使用膠槍,熱熔膠金色的液體在紙上留下一道道痕跡。在幼兒的巧手里,這一道道痕跡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黑色的底、金色的立體勾線,幼兒在無意中創作出了別具匠心的作品。線條雖然簡單,畫面內容也不是特別豐富,但這就是幼兒自身思想的體現。
結 ? ?語
現在,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民間藝術的傳承。幼兒在生活中也經常看見這些傳統作品,如剪紙、惠山泥人、紫砂壺等。在幼兒園教育中,有些藝術形式無法實現,具有局限性,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以新形式帶領幼兒去了解、去體驗。當教師用自己的慧眼和獨特的方式將幼兒領進一個新領域后,幼兒便會釋放自己的天性,根據內在需求去發展。此時幼兒的興趣及關注點就會產生流暢、動態、生產性、自發性的創造活動。
[參考文獻]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單芳(1991.4—),女,江蘇無錫人,本科學歷,幼兒園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