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暉 吳肖淮 黃麗
摘 ? 要:傳統高等院校培養的旅游管理人才,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均無法適應旅游新業態,旅游教學改革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以信息化為視角,通過分析旅游教學的具體內涵、操作方法,正確理解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意義,探究符合當前旅游新業態的全方位、網絡化、立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旅游教學 ?教學研究 ?旅游新業態 ?信息化 ?立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c)-0220-02
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以“翻轉課堂”“慕課”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教育應運而生。有學者指出,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充分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1]。這種強調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方式給旅游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啟發,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越來越多的旅游院校開啟了教學改革,深入挖掘旅游產業的新型業態,通過采取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網絡平臺等教學方式,把教學設計的重點從教學內容轉移至教學過程,老師從單向主導轉變成支持引導的重要力量,促進學生旅游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1 ?樹立信息化旅游教學科學理念
旅游專業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涵蓋了旅游地理、旅游資源、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政策法規、財務管理等不同專業知識,新業態旅游更是要求培養具有旅游、酒店、民宿、烹飪等知識面完備的復合型職業型人才。然而,當前的高校旅游教學單純依靠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在課堂講解理論知識,學生當堂學習記錄。許多旅游產業的新資訊、新形態在這種封閉式教學中毫無體現,已經無法滿足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旅游教學主張以學生為核心,強調多媒體、全平臺宣傳教學,通過技術手段集合最先進的旅游知識資源,形成集合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的全方位、多層次和網絡化的教學新模式[2]?;谛畔⒒瘷C制,旅游專業教師可以掌握互聯網使用技巧,改變自身主導地位,把旅游知識從單向傳播變成雙向互動,把學生的體驗感放在首位。學生則通過自主學習,發揮創新意識、鍛煉實踐能力,用更生動、更開放、更靈活的信息平臺豐富旅游知識。這種全方位、網絡化、立體化的旅游專業培養理念正是旅游教學的改革重點。
2 ?擴大信息化旅游教學內容資源
教學內容建設是提高旅游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學素材越豐富,教學效果越高效,教學體驗越強烈。我國旅游教育專業建設始于20世紀80年代,學科基礎薄弱,導致教學素材有限、教學內容陳舊。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缺乏統一結構,重復現象嚴重;理論脫離實際,可操作性不強,嚴重制約了旅游專業人才地培養。這就需要旅游專業教學擴充知識體系,增加旅游知識的趣味性和豐富性。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豐富的旅游知識,充分借鑒到國外先進的旅游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對旅游課程的整體把握,如借助Google Earth(谷歌地圖)平臺增加對未知景點的宏觀認知。同時,還可以從互聯網終端APP、旅游在線社區獲取最直觀的旅游攻略,從旅游消費、旅游心理等維度探索知識內涵。這些旅行服務APP一方面最貼近現代人的出行方式,可以獲取旅游過程中的一手信息,擴大旅游產品的知識面,拉近學生同旅游素材的距離感;另一方面,龐大的網絡資源又將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從市場動向、消費心理、服務開發等方面加強對旅游專業的客觀認知[3]。
3 ?拓展信息化旅游教育教學模式
信息化旅游教育的開展,不僅需要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資源,還必須充分結合多種信息化手段,開拓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數字平臺,強化課程的參與度、情境感、體驗感,為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教學模式。
第一,實施多媒體教學。基于信息時代的高速通道,多媒體教學成為當前高校旅游教學常見的方法。教師通過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進行綜合處理,根據教學任務制定一系列的教學課程,為學生創造出繪聲繪色、圖文并茂、聲臨其境的教學課堂。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化解了旅游教學遇到的空間掣肘。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減輕了學生負擔,幫助他們激發學習興趣,更符合現代學生接受信息的習慣。筆者所在的海南職業技術學院開發的海南省在線精品課程《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中“認識鄉村旅游資源”一節,要求學生掌握鄉村旅游資源的要素及分類,正是由教師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篩選有代表性的鄉村旅游資源如古老村落、民俗文化、原始生態等,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最直觀的觀察,教師更容易做好引導指引,幫助學生歸納鄉村旅游的知識要點。
第二,開發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是立足于師生關系、人機關系的一種雙向互動模式,通過計算機網絡搭建教學平臺,發布教學任務、在線教學課堂、及時反饋評價的數字化教學模式。這種立體化教學方式可以實現室外教學室內化、實物操作虛擬化,知識評估數據化,化解了當前旅游教學存在的許多困境。以智慧職教云平臺、智慧樹在線課程平臺為代表的網絡教學平臺,利用在線工具軟件在課前提前發布學生發的任務作業,獲取充分的旅游信息?;氐秸n堂,按照學生小組的方式,派一名小組代表解讀作業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差異化指導。課程結束后隨堂考核,通過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我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我約束性。
第三,增加虛擬化情境教學。旅游實踐是旅游課程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依托信息化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不同的情景類別,既能提高學生具體問題具體環境具體分析的能力,增加對知識的深度體驗,也避免了因為旅游資源的復雜情況帶來的空間、時間、地理等實際問題。例如,教師提出一項針對海南島旅游項目的課題,學生要根據不同的旅游地點編排方案,制定旅游行程、提供旅游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可能實地考察每一個旅游景區,但是通過搜集信息、參照模板、安排旅游線路以及評估旅行花費,在規定情境中加深對旅游行業的整體把握。教師作為“旁觀者”,就可以從學生的項目展示中探討存在的優缺點,并結合旅游專業知識給予充分指導,進一步促進教學成果實現。
4 ?結語
當前,旅游產業的高速發展急需具備專業素質的旅游人才匹配,對旅游高校而言,既是寶貴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一方面,高等院校要轉變教學理念、豐富課程內容,拓展教學模式,自上而下地對旅游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充分結合當下的數字時代應用,采取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平臺、虛擬化情境教學等教學方式,優化旅游專業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真正實現旅游專業數量和質量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龔娟.初探從旅游角度剖析信息化教學設計內涵[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8(11).
[2] 童惠泉,魯檸,鄒煜,等.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旅游教學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8(16):9-10.
[3] 王倩穎,高文智.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1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