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楊
摘 要: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如何在小學生剛接觸它,并開始系統地學習它的時候,讓學生能喜歡上它,打開學習數學的更好方式,讓學生快樂地數學知識的海洋里徜徉,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學好數學,更有利于提升每一節數學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數學教學順利、有序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論文數不勝數,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但是,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老師,在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重要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教學中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生才開始真正認識數學,系統地學習數學,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妥,讓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產生偏差,這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更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數學老師要想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我覺得應該認真研究新時代的學生,他們需什么、喜歡什么樣的學習方法等,這似乎更容易把學生拉進課堂,與老師一起為有效性教學努力。當然,與此同時,老師還需要研究的是教學內容。雖然從古至今,教學依賴的是教材,但是教材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它也只是給學生打開一扇學習某一個知識點的窗口,更深、更靈活地學習。以下筆者就談談小學有效教學的一些認識與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關鍵措施,與大家共勉:
一、對新課用心導入
雖然每次在教學前,大多數老師會讓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新課的內容。但是作為小學生來說,在新課開始前不用心把他們代入內容,開啟他們課堂學習意識和潛能,還是不利于更好地教學。因此,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新課前,一定要結合學生的預習內容用心為學生設計導入,激活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參與過程,獲取新知。例如,用相應的內容創設情境、用與內容有關的問題、用與內容有關的背景故事或者實驗,也可以結合生活等等進行導入,只要老師根據內容選擇適當的導入方式,就能打開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模式,讓學能認真對待課堂,積極投入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不斷探索,力求獲得更多的新知,讓學生從思想到知識到學習技能,都有所提升、有所進步,從而保證有效教學的實現,也保證學生成績的提升。
二、把生活引入課堂
數學中的好多知識點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老師在教學時要抓住這一實際情況,把生活引入課堂,讓數學知識走下課本,消除它的神秘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例如,在學習時間時,老師就可以把它與我們生活聯系起來,強化學生對時間這個概念的理解。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問學生:“1分鐘有多長,能做什么事呢?”有的學生答,1分鐘太短什么也干不了;有的學生答,一分鐘能跑完400米;有的學生答,能做20個仰臥起坐等等。小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對1分鐘的理解,表達出了他們自己的思考與想法。此此,我又強化了時間:時、分、秒的概念,加強學生理解。最后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時間的認知和理解,我又給學生幾個問題:吃一頓午餐需要多少30( ?);每天的眼保健操時間是5( ?);你們的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是9( ?)等。這些問題都與我們生活相聯系,學生容易理解,也有生活經驗,能強化他們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更能增強學生對時間的應用能力,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時間。同時,也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傳授解題方法
語文的學習除了課堂教學,就是課下的背誦、記憶,如生字、生詞、課文、古詩詞等等,都需要反復背誦,才能把它刻在腦子,完成學習任務,在運用時自如調用。數學不一樣,它需要背記的內容相對較少,如,概念、公式、單位之間的換算、口訣等,所以數學的復習就要靠練習題。對于某一個知識點適當地做練習題,就能達到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時、分、秒的學習時,關于它的練習題,題型很多。如,當學生遇到比較時間長短的題型時,學生沒有方法,一般都是直接比較,時與分比,分與秒比,學生直接看數字的大小進行對比,答案肯定是錯的。針對這種現狀,老師可以教學生,遇到單位不同的題時,首先要進行單位轉化,用轉后的同樣單位的數字再進行比較,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所以,在教學中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是一個方面,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的傳授也不能忽視,畢竟知識最終還是要運用才能實現它的價值,如果運用錯誤,學到的知識也就失去了價值,實現不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總之,要想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因素很多很多,但關鍵還是老師和學生。只要老師能了解學生,認真為學生設計內容,也教會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同時讓學生掌握一些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能實現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學福.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0):51.
[2]霍秀文.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09.
[3]劉建華.淺談小學高年級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的實施[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3):7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