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
摘 ?要:高校戶外運動的開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如戶外運動課程開課率低、戶外運動教師缺乏等,使得戶外運動難以深入開展。本文分析了高校開展戶外運動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目的為更好地促進高校戶外運動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戶外運動作為一種集競賽、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新型極限運動項目,以其積極、刺激和培養身心健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不過,在教學實踐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制約著該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分析了高校開展戶外運動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優化策略,從而促進高校開展戶外運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大學 ?戶外運動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50-02
1 ?認識戶外運動
1.1 內涵
戶外運動起源于18世紀阿爾卑斯山的登山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突擊隊員利用天然障礙物和繩網技術進行過越障訓練,提高了野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戰爭結束后,這種訓練形式在和平時期的各個領域得以保留和并應用于實踐。目前,戶外運動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等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戶外運動一般是指在野外或者在自然環境中所進行的與自然緊密結合的新興運動,是體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種類
高校戶外運動主要分為4大類。(1)山地運動主要包括叢林、峽谷、巖壁等項目。(2)海島項目主要包括荒島求生、沙灘項目、懸崖項目、海島項目、潛水項目。(3)高原工程主要指登山工程、勘探工程(如冰川工程、冰雪工程)。(4)人工項目主要指攀爬和穿越公路的工程。
2 ?高校戶外運動教學的現狀分析
2.1 開課率偏低
目前各高校戶外運動的開課率不高,且課程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開設時間相對較短,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時間受到限制,不利于激發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積極性。
2.2 認識不足
高校體育作為學校體育的最后一個環節,終身體育思想的建構、終身體育能力和運動習慣的形成主要是在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然而,在高校戶外運動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淺薄、方向不明確、學生學習盲從、忽視文化思想熏陶等現象,這制約著高校戶外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3 ?高校開展戶外運動教學的優化策略
3.1 加大對戶外設備的投入
各高校需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大對戶外運動器材設備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戶外運動軟硬件設施,為戶外運動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這有利于促進戶外運動的推廣普及,提高大學生戶外運動水平。
3.2 建立合理的大學生戶外運動服務體系
科學的戶外運動服務體系作為戶外運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健全的戶外運動服務體系可有效提高大學生對戶外運動的參與度,各高校需積極舉辦戶外運動知識講座,盡可能降低戶外運動風險。
3.3 加強校園社團建設
各高校應重視戶外運動社團及俱樂部建設,通過社團這一平臺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戶外運動中來,除了定期安排實踐活動,也需要定期安排專業知識講座,幫助大學生了解戶外運動的基本理論,掌握戶外運動技能,如學習方向識別、露營和生存技能,掌握各種攀登技術和設備的使用,幫助大學生對戶外運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戶外運動的順利發展打下基礎。
3.4 增設戶外運動課程
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將課外體育鍛煉添加到課程計劃中,從而有目的和有組織的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活動。各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號召,進一步提高戶外運動課程在體育課程中的比重,通過引進專業教師等途徑,促使大學生接受專業指導,注重戶外運動理論教學,大學生從中掌握必要的戶外運動知識和技能,有效避免戶外運動參與過程中的危險。
3.5 完善戶外運動安全保障措施
隨著戶外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戶外運動的安全性受到人們的廣為重視,各高校在開展戶外運動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大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及相關培訓,戶外運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大學生傳授戶外運動的安全注意事項,同時,掌握在戶外運動過程中處理險情的方式和方法,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戶外運動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教師應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參加戶外運動需提前記錄,并對戶外運動場所仔細檢查,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對于參加戶外運動的參與者,作為教師應該加強溝通和交流,讓其明確戶外運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3.6 采用多種課堂模式引入戶外運動項目
針對當前高校戶外運動發展的制約因素,各高校體育教師應拓展課程模式,在高校體育中廣泛開展戶外運動教育,作為體育教師可根據自身條件,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參加戶外運動,教師在傳授戶外運動知識的過程中,除了傳統的理論教學形式外,還可以采用實踐教學等形式。如在戶外攀巖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向大學生傳授戶外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如生存技能、飲食衛生和戶外自救等知識,同時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救援技能和技巧,讓其有能力使用基本的醫學知識來自救或救他。此外,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需盡可能多地帶領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在實踐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戶外運動技能,并著力培養其安全意識,促使大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的戶外運動理論知識進行體育鍛煉,如果條件不允許,教師可以模擬校園戶外運動,讓學生在現有條件下得到實際鍛煉。
3.7 加強組織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戶外運動存在一定的挑戰和危險,應科學合理的組織安排,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第一,高校戶外運動的組織者及參與者需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參與有組織且適合自身條件的戶外運動項目;第二,培養大學生團隊意識,充分發揮團隊力量。面對困難和挫折,應該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難,贏得勝利。
3.8 夯實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師隊伍質量
高校戶外運動專業師資短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了解決這一現實問題,應積極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戶外運動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通過在職培訓,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目前國內戶外運動課程教師培訓在培訓形式和內容方面依據以下規律。(1)培訓形式:集中面授和分散函授。注重面授教學時間,主要集中在基礎技術和戰術、教學訓練方法和技術考核上;分散函授教學時間,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基礎理論學習、家庭作業的完成和理論考試上。(2)培訓內容:戶外運動的起源與發展、戶外運動的項目特點及價值、戶外運動的種類、戶外運動體能訓練的方法、心理訓練的方法、戶外運動的教學與訓練的原則等。
4 ?結語
戶外運動具有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及刺激性的特點,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順應社會發展需要,體育教學改革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從高校戶外運動教學發展的現狀來看,戶外運動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急需完善與改進,作為高校戶外運動教育工作者需著力幫助大學生掌握戶外運動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樹立安全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積極創造人文關懷的教學環境,從而提升高校戶外運動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瑞曄.高校開展“戶外運動”價值功效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3(5):160-162.
[2] 魏楊玲.高校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開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6(8):171.
[3] 戴一博.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相關課程開設現狀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