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初中英語小組合作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也可以讓小組學生共同體驗知識的探索和建設過程。因此,教師不妨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班級學生分組,引導學生結合特定的學習內容,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協作探索,使每組學生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完善。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一 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提升學生個人能力的基礎上,立足于全體,帶動整體的進步;同時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獲益,順應時代的發展和個人長期發展的需要;第二,合作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合作學習順應了新課改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合作學習能夠很好地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享受課堂,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長學生的學習信心;第三,合作學習對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幫助學生保持個性,和而不同,獲得共同進步。
二 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預習新課
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課前預習既能讓學生很好地復習舊知,并建立新知與舊知之間的聯系,又能讓學生總結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點,進而學生就會有所側重地展開課堂學習活動。因此,教師不妨在課前設計實效性強的導學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展開新知的構建。
例如《Days and Months》,這節課中涉及的詞匯主要有關于月份的以及序數詞的,涉及的主要句型是關于生日的詢問以及具體日期的表達。如果學校以及學生均具備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條件,那么教師可以設計電子版的導學案,并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音頻設備,將詞匯準確地讀出來。如果是紙質版的導學案,那么教師就要將重點音標標出來,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著展開拼讀。教師還要在導學案中呈現相應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課堂上,教師檢查學生的合作預習情況,通過學生的詞匯聽寫、篇章閱讀、題目練習情況以及小組反饋來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活動,進而真正地做到以學定教。
(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準備課前發言
英語是初中生的第二語言,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的運用環境,而語言技能的掌握就是在不斷的運用和練習中提升的。所以為了創設英語運用環境,教師一般會引導學生用課堂上的前三分鐘展開“Free talk”活動,學生可以復述他們學習過的課文,可以分享一則英語新聞,可以分享自己最近看過的英語節目。但是學生之間是有個體差異性的,有些學生單純讀英語課文都不是很流利。因此教師不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展開英語演講的準備,進而讓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英語能力欠缺的學生。
如學生在課外聽到了一首非常好聽的英語歌曲,那么他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其一句一句地唱出來;如學生在課外閱讀了一則非常有趣的英語小故事,那么小組學生可以通過每人復述幾句的形式將故事內容復述出來。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不同的演講內容,進而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聽力都能得到有效鍛煉。
(三)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表演對話
初中英語教材上的很多文章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運用都是基于一定的語言溝通環境的,而對話就是最常見的溝通環境。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引導學生以分角色的形式展開朗讀練習。新課標背景下,教師不妨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對話內容表演出來。要想將對話內容生動形象地表演出來,學生就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展開理解記憶,因此對話表演既增強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課外拓展
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學生需要展開一定的課外練習,進而才能學會英語的靈活運用,而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的課外練習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課外拓展模式。
首先,學生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英語朗讀。朗讀能夠將無聲的詞匯通過有聲的語言讀出來。朗讀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一定的語感,學生能夠體會到英語語句中的輕重緩急。
其次,學生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口語練習。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可以創設一種純英文的語言環境,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開口練習,學生們可以將他們合作練習中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尋求教師的幫助。
再次,教師還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觀看英語節目,并互相分享自己的觀看心得。學生喜歡看電視,以英語為主的影視片段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口語能力以及聽力。
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講座、新課預習,對話表演和課外發展,從而使學生在互助氣氛中形成一定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麗娟.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7(13)
[2]龔安玲.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