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愛蘭
摘 要: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對幼兒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辦好學前教育,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家長和社會的期盼,因此,新建幼兒園應該要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建設,為其優質發展提供必備條件,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新時代;新建幼兒園;建設思考
進入二十一世紀,邁入了新時代,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習總書記說:扶貧要先扶智、扶志,教育是根本大計。我們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同時也為小學教育打基礎,并且對幼兒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辦好學前教育,是全社會的期盼,是民生工程。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在管理上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推動公益普惠的幼兒園建設、規范辦園則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必須嚴格執行幼兒園相關設計規范和建設標準,確保新建和改擴建的幼兒園各項指標達到規定要求,配足配齊活動場室及輔助用房[3]。
一 認真研讀《幼兒園建設標準》,提前做好建設的統籌規劃
《轉發廣東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貫徹執行〈幼兒園建設標準〉的通知》(東教計函〔2017〕64號)、《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幼兒園標準設計樣圖〉的通知》(教發函〔2019〕1號),這些文件是幼兒園建設標準的綱領性文件,描述詳細,內容豐富,而且通過文字、數據、圖表對幼兒園各項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標準,如土建工程要求、不同規模的建設規劃標準、功能室建設、輔助用房、服務用房等,都做了詳細的圖解和說明。現階段,需要新建或者擴建、改建幼兒園的,則要參照這些標準執行。為此,作為學前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認真研讀《幼兒園建設標準》,對新建園及早統籌規劃,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建設新園,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幼兒園的需求。
二 對新建幼兒園的建設思考
優質幼兒園的標準應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建設標準符合要求;二是保教質量過硬。為此,新辦園的高標準建設能為優質保教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讓專業人員參與到新園建設中去
按照以往的做法,政府統籌幼兒園的基礎建設,基本上不安排幼教專業人員參與,這樣建起來的幼兒園不僅不符合實際使用情況,還阻擋了今后規范優質辦園的前進步伐。這里的“專業人員”指的是具有學前教育學歷、有幼教工作經驗的、參與過幼兒園建設的管理人員,一般由園長直接參與(以下稱的“園長”則代表專業人員)。
1嚴把基礎建設關,從土建基礎抓起。幼兒園的基礎建設,需要按照國家的標準,從土建工程設計開始,由園長參與,與設計方溝通,反映幼兒園實際使用的需求,力求在土建上符合標準。如,隔離室內宜設置廁所[5],室外給排水、供氣、供熱、供電、通信、網絡等管線,應根據總平面設計合理布置,管線宜暗設[6],這樣,在土建的時候就要預留相應位置與管道。
2嚴把標準特色關,從設施設備配套抓起。幼兒園的設施設備分戶外大型器械、體育器械、空調設備、排風抽風系統、配電設備、消毒系統、教學設備(包括班級玩教具、區域材料、區域柜、課桌椅、電教設備等)、生活設備(包括飲水、盥洗、午休或寄宿設備等)、后勤設備(包括廚房器材、清潔器材、安保器材),等等,所有這些設施設備,均需提前做好規劃,在幼兒園二次裝修的時候一并提出,預留出適當的位置,以便安全合理放置。在幼兒園建設的時候提前制定好設施設備、特色教學的配套標準,為幼兒園保教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必備條件。
(二)讓文化、特色滲入新園建設中去
《廣東省幼兒園督導評估方案》三級指標第12條“堅持面向全體幼兒,積極構建和諧校園,有辦園特色”;第17條“樹立全體工作人員都是教育者的思想,重視職業道德建設,敬業愛幼,為人師表,營造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建立以愛為核心的情感氛圍和校園文化。[7]”幼兒園的校園文化、校園特色,需要在新園建設的時候開始規劃和滲透進去。
(三)讓新聘師資參與到新園建設中去
一所幼兒園的成立,由園舍、設備、人員三大要素構成。而人員素質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新建一所優質幼兒園,在幼兒園進行基建工程的同時,需要做好優質幼教人員的配備,做到未雨綢繆。
1成立新辦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早落實人員招聘。教育部門要牽頭成立幼兒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可以從鎮內中心幼兒園的行政或骨干教師中抽調。幼兒園建成后,這些人員一般委任為正副園長、正副保教主任。幼兒園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是,除了負責園建工程外,還要負責幼兒園教職人員的招聘。制定好幼兒園各類人員應聘的標準,成立招聘考核小組,按照要求、流程,完成人員招聘工作。
2做好崗前培訓,確保新園優質保教。人員到位后,在幼兒園開園前,需要完成各類人員的崗前培訓。首先是園長培訓,園長除了要在原來的中心幼兒園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之外,還需要教育部門對其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內容有教育部門對園方的管理需求、幼兒園不能觸碰的“紅線”,如收費、小學化教學、安全等。
集中理論培訓,采取分類、分人員集中進行理論培訓,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訓、教育工作培訓(計劃、總結、備課、材料的準備等)、保育員培訓、班級消毒工作培訓、衛生保健知識培訓(十二種表格、帶量食譜制定和分析、幼兒體格測查分析及評價等),培訓采取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讓受訓人員盡快熟識工作標準和流程。
3為環境創設做好鋪墊,確保新園環境適宜幼兒的發展。《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在新建園舍過程中,尤其是在二次裝修過程中,幼兒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應把幼兒園的總體環境創設、班級環境創設等所需的架構、設備考慮進去,并且在員工崗前培訓的時候,安排教師進行環境創設,確保在新園開園時有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本園特色、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環境。
三 讓復雜變為簡單,確保新園規范運作
為了使幼兒園的管理精細、高質量運作,確保幼兒健康、家長滿意、社會放心,工作中應該實行“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就是把復雜的事情用簡單的操作方式和方便易記的方法,讓員工記住;簡單的工作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比如,紫外線消毒要求,通過制定簡單易懂的操作細則,張貼在班級門外的公示欄;保育員每天的工作流程,也應張貼在班級墻上,以此來規范幼兒園的保教工作。
新時代,新作為。新時代的幼兒園建設要優質發展,需要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要從基建源頭抓起,規范建設、優質建設,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幼兒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S].2019.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