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峰
摘 ?要:在我國高校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體育鍛煉和文化意識的傳播。太極拳作為我國武術拳種里面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在現階段高校的教育過程中還沒有完全地融入進去,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了解、不愿意去接受。因此,本文結合高校太極拳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特征來進行相關策略的優化,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高校教育 ?太極拳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202-02
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滿足了基本的小康社會要求之后,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對于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且對于教育行業的重視也不僅僅集中在文化課成績的提升,更多是要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太極拳作為我國一種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了陰陽無形的變化和技擊對抗的特點,不僅能夠幫助我國文化的傳承,而且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也起到了較強的促進作用。
1 ?太極拳課程的發展歷程
太極拳是我國一項傳統的體育運動,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已經衍生成為我國優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相關的領導人就提出要幫助全民健身的理念,因此在得到批準以后設立了體委武術科室。后續在相應的體育學習和專業中,課程的設置不僅僅局限在球類運動、跑步運動上,還將太極拳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中國教育實踐和教育理念中對于太極拳的重視一直在加深,這導致太極拳的空間更加廣闊的同時,我國整體的太極拳學習越來越深入人心。迄今為止,太極拳的學習在高校的體育課程和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體系,專業類和非專業類的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類別,以適應不同學習目標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2 ?高校太極拳教學面臨的困境
首先,在現階段的高校太極拳教育過程中,對其價值的了解還不夠重視,因此就沒有對太極拳課程進行合理排課,對于有興趣的學生來說,嚴重限制了其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2]。其次,大多數從事太極拳教育的老師專業水平還不夠,對于太極拳的精髓了解不足,只能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太極拳動作練習,缺乏完善性和技巧性。另外,缺乏教學場地也很容易造成太極拳的教學效果不能夠得以實現,故難以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安全。
3 ?高校太極拳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3.1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
翻轉課堂,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借助老師提前準備好,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材料,在相應的多媒體幫助下,能夠自主完成對課程知識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這是一種“教師—學生”雙向交流的互動模式,這樣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將上課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兼備著很強積極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3]。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都只是注重老師作為領路人的知識傳輸和教育,而很少會去思考如何讓學生自發地、自主地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在2007年,美國的高中化學教師薩姆斯就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借助設備來把自己上課時候的情形和內容以視頻和音頻結合的模式錄了下來,經過后期的處理再分發給學生們,使其能夠在課后或者回家之后繼續反復觀看進行學習。無論是在時間維度還是空間維度上都能夠便于學生自由地去進行自我學習。在高校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的應用策略尤其多,首先就是有機整合新舊動作,加強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強化學生的記憶,追求太極拳教學中的融合統一。其次是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積極促進學生定期進行自我總結,實現有效發展,學生在自我總結能力的提升中,積累更多學習太極拳的經驗,學習起來也會游刃有余。而且,翻轉課堂幫助了太極拳實施差別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有針對性地解決了相應的學習興趣不足問題。
3.2 在太極拳運動中添加游戲因素
在高校太極拳的教育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會讓學生先從理論的方向了解太極拳,并對后期的教學過程和手法做出詳細的解析,有很多學生這時候就會有一定的迷惑感和厭煩感,后期也就不會有很強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現代化的老師必須要在開始第一堂太極拳課中老師就可以給同學們在講述太極拳的知識當中添加游戲色彩的因素。畢竟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耍,老師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利用游戲教學模式的特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在學習太極拳時有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
3.3 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展開太極拳素質教育教學,提倡技能教學、個性化教學、智慧教學模式的開展,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習人才,從而提升教學標準。其次要鞏固高校太極拳學習基礎課程的地位,不能總被數學、語文、英語等課程占用體育課的時間。而且要強調從體育課的教學基礎入手,保證其能夠掌握基本的太極拳學習要領和注意事項,從一開始就塑造學習太極拳的重要意義,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最后,要促進專業性教學模式和基礎性教學模式的融合,進行實際的彈性調控,保證整個太極拳的教育過程具有完善的綜合性,幫助學生和老師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環境用于學習、合作和交流。
3.4 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太極拳教學
高校的太極拳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不僅影響到高校太極拳教學效率,更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時候,情景教學法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為學生創造一個具有良好和諧氛圍的學習情境,積極引導大家去塑造自身主人翁的學習角色,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熱情。情景教學理念的教育體現,是在強調一個主題的前提條件下,將學生作為課堂教育的主人公,培養其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并且要學會通過真實的案例來解決相關問題,促進教學情境的創立和建設。主要是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進而提升高校太極拳教學效果,例如多樣化的故事情境、比賽情境、多媒體情境等,都會帶來獨特的優勢。
3.5 通過音樂播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音樂具有舒緩人情緒的作用,而且在太極拳比賽的過程中,往往都匹配以悠揚的背景音樂,營造一個良好的打太極氛圍。因此,在高校進行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結合著實際的教學內容,選取適宜情境的背景音樂,結合著太極拳動作有圓活連貫、速度暖滿均勻的特點,一方面促進了聯系太極拳環境的和諧性營造,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學生掌握太極拳練習的節奏感、韻律感,同時對調動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熱情以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長時間的發展進程中,人們在教育行業僅僅只重視文化課成績提升的趨勢上,也開始注重對于體育課程的研究和深入。尤其是在現階段“健康中國”的理念背景下,加強我國高校學生的文化自信尤為重要,這不僅是提升健康價值,也是提升文化價值的重要策略。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加強對高校太極拳的教學目標實現相當重要,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的,是極其有助于學生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玉靜,謝瑾,張斌南.纏絲勁運用于高校24式太極拳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9,8(3):57-60.
[2] 楊鋒.淺談高校段位制太極拳的教學改革[J].新西部,2019(6):163-164.
[3] 雷耀方.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