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秀寶
摘 要:伴隨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小學語文作為最為基礎的學科,在其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越發重要。所以,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抓好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德育的有效滲透,以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充實,協助學生將其精神境界逐步提升,圓滿完成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從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著手,對小學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進行思考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德育滲透;重要性;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學科自身擁有超強的思想教育性,在其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效果特別理想,是一條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意義重大。為此,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協助小學生正確去認識自己,有效感知語文學科中德育的內在魅力,逐步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一、小學語文學科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對身邊的任何事物都有著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對未知的領域均有想探究的強烈欲望,學生自身的道德情感也在初步形成階段。但是,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未成熟的階段,特別容易受外界因素的侵蝕。因此,小學生在成長階段形成優秀的道德情感至關重要,可以通過語文學科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讓學生充分感知大千世界的真善美,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可以幫助學生汲取豐富的道德教育知識,以豐富恰當的語言協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文字所包含的豐富思想情感,把握和理解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真正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可以說,在小學語文學科滲透德育意義非常重大。
二、小學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1.小學語文教師從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榜樣
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首先應該從我們語文教師自身做起,給予學生表率的作用,讓學生以教師為學習的楷模。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注意自身形象,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師生關系的和諧與融洽、課堂氛圍的輕松與愉悅,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主渠道,為學生創設最佳的滲透德育的良好氛圍。
2.有效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的熏陶
小學語文教材是教師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資源,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好。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德育因素的挖掘,將課堂教學與德育進行統一,讓學生深刻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主題思想,并協助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透徹把握課文蘊含的思想情感,真正意義上實現德育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可以說,我們只有有效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內容,以此來引導學生把握其中的內在聯系,才能真正使學生正確理解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道德情感,并能有效地將德育進行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學生成功帶入情境之中,使學生能夠深刻領會課文的情感及思想,引導學生于情境中感知深刻的德育因素。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媒體手段,將課文內容中的情境進行還原,讓學生能夠與文中主人公進行對話,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3.通過開展德育課外活動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語文課外活動也是我們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并抓好語文課外活動。通過語文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展小學生的語文視野,豐富小學生的語文情境,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使小學生受到德育內容的熏陶。我們語文教師在為小學生設計語文課外活動時,必須考慮到小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與愛好,恰當地選擇具有針對性和教育性的活動內容,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道德情操、進取精神以及優良品質,可以為學生組織愛國詩人及革命烈士先進事跡故事會,舉辦詩歌朗誦比賽等形式的語文課外活動,將學生優良的品德培養恰當地與語文課外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學生逐步形成優良的道德情感。我們還可以為小學生組織一些參觀訪問活動,結合課文的內容及寫作的要求進行,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意義深遠,能夠為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奠定堅實的根基,我們應正確而科學地進行德育引導,有效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幫助小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鄭格.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