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遼河油田迎賓小學,遼寧 盤錦 124010)
閱讀是認字和語言邏輯養成的必備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內涵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顯著提高。但以現在接觸到的小學語文教育來說,對待閱讀能力培養的這個方面并沒有被關注到,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比較簡單。在其他的學習和能力上也提升的比較慢。
目前,小學生受到的語文教學方式大多都比較簡單,有些甚至略帶枯燥乏味。一些教師只知道滿堂灌,把閱讀和理解這部分全部親力親為的講給學生,只拿出很少一部分讓學生自己去讀,更有些教師直接不讓學生親自去讀,去理解,讓學生慢慢對閱讀不再喜歡。很多教師并沒有這樣的意識,要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沒有很好的去思考一堂課該如何講能讓學生充分的吸收。更有部分教師連制定課堂計劃和目標都忽略掉,盲目的憑借自己多年講課的感覺給學生上課,一堂課下來都不知道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偸且赃@種方式教學,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提高,他們理解事物的能力也會變弱。表達和溝通就更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埋下很多隱患。
一種能力的養成,或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是需要興趣來鋪墊的。尤其是小學生,年齡不大,也是愛玩好動的時候,如果沒有什么能提起興趣,反而會讓學生對接觸到的事越來越漠視,還會有放棄的想法。所以教師想要讓學生有很好閱讀能力,就應該擬定好課堂計劃,通過多種方法,增加課堂內容。不同形式也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大部分時間給學生上課操作。教師協助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養成獨立思考和閱讀的習慣,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小學語文課堂可以改變很多,有很多形式可以把課堂氣氛帶起來。這需要教師親自去思考、去驗證到底哪些方式更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能使一堂課收獲更多。教師不是簡單地將學生想要學習的東西扔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要想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研究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并在課后及時做好總結。讓課堂活潑,有趣,活躍,讓學生積極參與,享受學習的樂趣。具體的操作方法,舉個例子來說,好比教師在教《曹沖稱象》時,可以讓很多學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課文演繹出來。這樣演的學生就會學著去揣摩角色說話的語氣,也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而觀看的學生會被臺上表演的學生的神態語氣吸引,自己也會對文章產生興趣,能更好的感受閱讀散發的魅力,就會躍躍欲試的想讓自己也參與進去。
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并且應該幫助學生糾正他們的閱讀方法。只有采用正確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才能充分提高閱讀能力。正確閱讀的養成,少不了要提前了解課文。在這里就要通過教師去提醒學生,在上課前要先把課文誦讀一下,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和意思。就比如在教《倔強的小紅軍》時,教師就可以在講課前讓學生分角色把文章讀一遍,且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找出問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大體了解這篇課文,還能讓文章在學生腦子中留下印象,且會主動發現問題,并學著找到答案。然后教師再講這篇課文時,學生就會對這篇課文有更深的感悟。另外,在學生閱讀之后,老師應該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引導他們,以便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積累出來的,單純只在課堂上去學習,一個是時間太短,另一個接觸的知識面太窄,在各方面都有局限性。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加知識。在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讀書的類型,也可以提供幾種適合學生讀的書名,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讀。然后教師讓每個學生在課上分享自己讀的書的內容,讀后有什么收獲?;蚴强梢宰寣W生將自己的收獲寫成讀后感或讀書筆記,教師給些點評。這一來一回的交流溝通中,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而這些未知的新鮮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想要了解更多的東西,讓學生想要閱讀更多書籍,找到答案,慢慢養成閱讀習慣。只有通過關注課外閱讀,才能吸引學生愛上閱讀,這不僅使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還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各個方面的知識,這是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步驟。
小學生是最純粹的一張白紙,吸收能力比大人強很多。這個時間是最佳和最關鍵的時期,所以最適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換句話說,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是重點。教師要做好協助和帶動的工作,創造活躍有趣且吸引人的氛圍,激發出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并積極找出答案。讓學生沉浸在閱讀中,并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