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靜
(中衛市中寧縣笫四中學,寧夏 中寧 755100)
初中信息技術考試存在以下問題:(1)信息技術考試功利性突出,忽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根據調查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考試仍然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其主要是為了滿足學業考試而考試,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技術應用的考核;(2)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考試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應付的態度。由于信息技術在升學考試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在加上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考試不重視,認為其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升學成績,因此他們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不會投入相應的時間;(3)考試形式單一,考試內容設置不合理。目前初中對于信息技術的考試主要集中在期中、期末考試上,缺乏對學生平時知識與能力的考查,結果導致學生存在臨時抱佛腳的學習態度。另外在考試內容設置上存在考試內容過于陳舊,理論與實踐操作劃分不合理的現象。例如為了便于組織考試,初中信息技術試卷內容設置上主要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而實踐操作方面的例題比較少。
信息技術課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針對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考試不重視的現象: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宣傳,讓學生重視信息技術考試。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重要學科,雖然在當前教育體制下,信息技術課程在中考成績所占的分數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其重要性卻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要在考試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在考試中所表現出的應付心態,教師可以在組織考試前采取相應的舉措,將學生納入到考試組織設計中。例如教師在設計信息技術試卷時,可以充分吸取學生的意見,將學生認為對自己重要的內容納入到考試試卷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參加考試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將學生納入到信息技術考試過程中。
針對部分學校信息技術考試所存在的功利性現象,學校必須要嚴格按照信息技術考試大綱的要求組織信息技術考試,并且在組織考試的過程中必須要突出素質教育: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為了考試而教學的思想。根據調查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認為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中獲得較高的成績,結果導致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出現了為了考試而教學的錯誤方式。針對該問題一方面學校要合理引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能。結業考試只是檢驗學生能力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開展教學;另一方面學生要對信息技術考試形成正確的認識觀。不能為了考試而采取應付式的學習模式。學生是信息技術考試的主體,在考試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靈活應用書本知識的本領。
信息技術考試內容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首先信息技術考試命題要體現新課程理念。新課改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應用,因此教師在考試內容設計上必須要突出人文性,結合教材知識點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的學習。例如在信息技術期末考試中,教師可以將學生不感興趣,但是適應性較強的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題中,以此提高學生對該方面知識點的重視;其次在考試試題選擇上要加強考試內容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例如教師在設計考試內容時要將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此檢驗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教師在設計考試內容時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不同,導致學生個體差異比較明顯,尤其是初一年級的學生差異性較為突出,因此教師在設計考試內容時需要本著靈活開放的原則,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以此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根據調查初中對于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考試主要是通過上機操作完成的,雖然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但是此種考試容易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測評,因此學校在開展以上機考試為主的同時還要嘗試其它形式的考核方法。例如將學生的課堂表現等納入到考試成績中,這樣既可以達到考試的目的,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由于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因此初中學校必須要加強學生上機訓練的機會,例如學校要增加計算機硬件設備,保障每人一臺電腦進行訓練。鼓勵學生發揮思維拓展,學習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以此增強信息技術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考試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考試時必須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的要求,側重對學生信息技能實踐應用的考核。針對當前學校考試中所存在的各個問題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摸索、多思考、掌握規律,把握信考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