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魯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存在著各種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浮于表面。高校重視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但由于心理健康工作相比其他工作的特殊性,較多活動的開展僅浮在表面而沒有深入。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軟硬件條件均有待提升,心理專業人員嚴重匱乏,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配備不足。
目前,各高校在招聘輔導員時,并沒有針對專業做出一定的限制,輔導員、班主任老師等接觸學生的一線工作者對于心理學的知識了解較少,其中部分老師之前甚至完全沒有接觸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此類老師由于心理知識的缺乏,往往忽視了一些可能引發心理疾病的小細節。當出現心理問題轉接給學校專業心理咨詢人員時,學生又可能產生不信任感,而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療。學校咨詢中心作為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重要場所,軟硬件資源的充足配備能夠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而縱觀當前各高校情況,多數的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存在著設備老化陳舊、咨詢人員專業素養不夠等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力度不夠。據調查發現,僅有7.9%的心理問題學生主動去學校咨詢中心接受治療,可見,當前高校大學生對于心理問題的認識較為薄弱。歸根結底,此類現象的發生是源自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宣傳力度和工作力度不夠,不足以引起學生對于心理學的科學認知及其對心理問題的重視。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并沒有為自己的工作進行較大力度的宣傳。對于普通大學生而言,心理咨詢中心是一個很容易忽視的存在。一些針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相當的學生對于學校心理咨詢中心位置的了解不夠準確有效。
此外,學院也沒有為學生樹立起心理問題需就醫的觀念,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身體生病時,他們會去主動的尋求醫生的幫助。可是當出現心理疾病時,卻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于學生而言,心理問題并非嚴重問題,向他人訴說隱私也是不容易的。而當心理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療和解決的時候,就可能引發多種嚴重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需要在學校的領導下咨詢中心和學院通力合作,來完善已有的體系,提出一些應對措施。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學校進行組織工作的完備,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牽頭實施,培訓工作人員。在組織安排總領性事務之后,向各個學院下達通知完成任務。作為學院則應積極配合,逐級傳達,長期跟蹤,實時反饋。
學校充實高校一線心理專業隊伍。大學輔導員班主任除去日常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外,也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人才招聘時,可以考慮將心理學專業的人才作為優先選擇進入輔導員的隊伍。這既能緩解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又能為在校的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心理健康保障。此外,合理使用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也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方法。
高校要加大對心理咨詢中心的建設。咨詢中心的硬件設備首先應達到要求的水平,與此同時,軟性條件也不能夠忽視。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是這其中必不可少的軟性條件。在咨詢工作的人員應按照職責范圍以及相應等級來劃分職業的標準。其中,高級心理咨詢師是可以解決學生嚴重心理問題咨詢的專業人員,必須要具有多年的豐富的咨詢經驗,以及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二級資格證的相關證明文件,如此才可以更好的應對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問題。心理咨詢師是能夠解決學生的一般心理問題咨詢的專業人員,相比高級咨詢師來說可以將要求放寬一些,獲得過心理咨詢師三級資格證或者擁有眾多的咨詢案例的心理學專業人員均可勝任。如此,心理咨詢師的崗位就能夠為一些兼職教師和心理學專業研究生所勝任。在達到相應的資格后,就可以提供一般心理咨詢的服務了。如此一來,既緩解了人員比例的重大壓力,又能夠為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兼職專業實習的好機會。
高校心理咨詢中心與學院需結合自身特點,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宣傳力度,適當的從大一開始讓每個學院的學生能夠參與心理健康的普及課程,提升心理素養,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學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心理咨詢中心是學校的心理知識普及與心理專業治療的重要部門,具有得天獨厚的心理資源。心理咨詢中心除去日常的接待心理問題學生的咨詢工作外,也要使得每位在校學生都能夠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學校咨詢中心的具體位置。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能第一個想到心理咨詢中心,并前往尋求幫助。除此之外,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也要跟學院聯合開展,相互幫助。
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的任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健全體制機制,充實專業人才隊伍,提升硬件水平,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如此才能在一段時間之后看到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