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霜霜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最基層的黨組織,是黨聯系廣大青年學生的重要橋梁,承擔著發展和管理學生黨員,開展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職責,對學生黨員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直接的影響,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學生黨員和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工作生活的引領和管理者,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優秀傳統文化產業與“互聯網+”的聯系
“互聯網+”作為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是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歷史和時間的基奠而歷久彌新、傳承至今的傳統行業中的一部分,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正確的投射中華民族心靈精神的力量,也是民族獨特性的載體和根脈。
(二)國內研究綜述
“互聯網+”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新興話題,國內眾多專家學者都對這兩個話題進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概念和推廣層面,應用到高校學生黨員管理的相對偏少。
(一)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其一是當今高校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淡薄;其二是傳統媒介已無法滿足當下的信息傳播要求;其三是高校學生黨支部在日常管理中對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低;其四是當今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體系仍采用傳統方式,亟待創新;其五是“互聯網+”的模式仍不完善,尚無將“互聯網+”優秀傳統文化產業運用到管理中的先例。
(二)產生危害分析
如今互聯網信息時代高潮迭起,風靡社會各領域,在教育、科技、醫療等領域被廣泛應用;隨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日漸沒落,互聯網的迅速波及和發展,使得心懷不軌的歷史虛無主義者通過互聯網載體惡意扭曲毀壞優秀的傳統文化,因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高速發展的潮流下,既面臨瀕臨泯滅的危險,也面臨“互聯網+”新的機遇和創新的挑戰。
(一)“互聯網+”下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黨員的管理中,有利于學生黨員提高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高校學生黨員管理。
(二)將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學生黨員的日常管理中,有利于完善管理機制,用更科學更有效的管理體系對學生黨員進行規范。
(三)“互聯網+”下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黨員的管理中,有利于創新傳播模式,使傳統文化的傳播更有效率,以新穎多樣的形式被學生黨員所接受。
(一)充分了解“互聯網+”模式,并合理運用
我國已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開始改變傳統文化的傳承形式,也為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帶來了巨大變革。在全媒體時代,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培養文化創新意識,大力推動新媒體平臺進校園,才能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被新時代所淘汰。
(二)剔除糟粕,選取優秀傳統文化,以“互聯網+”為載體,大力弘揚與發展
當代青年成長在互聯網信息普及的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暗然褪色,并失去對現代青年的教育和引導力,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文化被曲解的現象屢見不鮮。想要扭轉這種現象,并使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技術日新月異的基礎上發揮應有的教化功能,就必須從高校抓起,利用高校學生黨支部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指導發揮對學生黨員的管理作用,從而在提高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發揮其現代化背景下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現實管理作用。
(三)完善高校學生黨員管理體系,將“互聯網+”成為體系的一部分,予以重視
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新媒體管理體系進行運作,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加強學生黨員之間的聯系,及時了解國內政治形勢,強化意識形態,有利于培養黨員的政治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是高校學生黨員管理工作值得借鑒的精髓,本文以發現和找出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黨員管理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并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為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管理工作開發新的契機和平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