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衛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4)
對比研究翻譯領域企業招聘條件后,筆者發現語言服務企業常常會提出優先考慮通過專四、專八或全國翻譯資格證考試的譯者,要求譯者有較強的語言能力,掌握工具使用的能力,熟悉專門領域知識(如:文宣、法律、財經等方面的術語),精通百科知識,具有較強的中英文寫作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如:合作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等),具有一定行業從業經驗等。如何培養與語言服務企業要求相契合的翻譯人才?
以產出為導向,以培養高質量翻譯人才為目標,與語言服務行業企業進行合作,了解語言服務行業人才需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撰寫課程教學大綱,做好教材選擇與編寫等工作。課程教學中,翻譯專業教師團隊做好每節課的質量控制,做好人才培養的每個步驟,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的最佳途徑,是學生快速高質量就業的有力保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可以提升教師整體的業務水平,掌握行業需求,及時調整課程大綱和教學要求,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最新需求的對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提升學生的從業經驗,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使學生更快地了解行業需求,選擇對口的課程,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行業。
構建“語言+翻譯+現代技術”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大數據時代對翻譯人才的要求。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翻譯課程培養模式下的翻譯能力培養已經不能滿足國內、外翻譯市場的要求。人工智能時代對學生的翻譯能力的定義已經改變,譯員不僅僅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全球性合作的精神與能力,能適應高強度海量文字處理的能力,要能熟練運用Trados、DéjàVu 等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對數據的批量、準確、快速地處理,為企業、社會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組建“教學教改科研輔導”為一體的專業翻譯團隊,服務于翻譯人才培養: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資格證書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嚴格控制翻譯專業教學質量。
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賽前輔導。學生獲得各種高質量的獎項,既是對學生能力的肯定,也可提升其就業優勢。學科競賽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獲得競賽證書可以增強學生的就業優勢。同等語言能力條件下,參與各種競賽或公益活動的學生在就業時更具優勢。鼓勵學生參加模擬聯合國、“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挑戰賽、21世紀杯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全國各類翻譯大賽等,發揮學生的潛能。
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資格證書考試,設立資格證書考試選修課程,幫助學生獲得各類資格證書,使其畢業時具備多個行業資格證書,掌握行業就業的主動權。翻譯專業學生,就業面較寬,可以從事各種領域的工作:翻譯、教育、研究等,鼓勵學生考取全國翻譯資格證書、中國翻譯協會語言服務能力培訓與評估(LSCAT)階段性考試、教師資格證書、商務英語證書等各類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獲得資格證書才具備進入行業從業的資格,能提升學生的就業優勢。
學生考研通過率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教育者心中要有學生,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學生考研需要專業輔導。鼓勵學生參加雅思或GRE考試,或參加國內研究生入學考試,進行MTI或相關專業學習。專業的教學團隊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基礎,掌握翻譯技能,拓展學生百科知識,培養中英文寫作能力,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
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是大數據時代每個學翻譯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術。建設高端多功能多語種語言實踐中心,并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內基地,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各類翻譯輔助軟件,可提升學生對翻譯過程的新認識,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培養高質量翻譯專業人才,需要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的教材和課程大綱,優秀的教學團隊,先進的多語種語言實踐中心,以及與專業契合的校企合作基地實踐機會。從細節入手,把控質量,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