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繁
(海南大學,海南 海口 570228)
黨性是政黨的“精神”屬性,屬于政黨,體現在黨員個體身上。人沒有精神,只留下軀殼,政黨沒有黨性,也就沒有了使其維系下去的精氣神。[1]具有堅強的黨性,是做合格共產黨員的一個基本要求。[2]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性修養建設工作,將其作為發展黨員、培養黨員、評價黨員甚至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為進一步提升黨員黨性修養,中央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總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專項工作。從干部到普通黨員層層推進,進一步打牢了民族復興的思想政治基礎。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黨性強弱是廣大青年對我們黨是否認同和支持的關鍵。筆者認為,主題黨日活動對培養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擴大黨在青年大學生中影響力和號召力具有重要力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主題黨日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深受青年大學生黨員歡迎,具有穩定的制度基礎和文化基礎。
通過專題講座、研討交流、“三會一課”等形式開展理論學習、研討、競賽、辯論等主題活動,強化學生黨員對黨章黨規、國史黨史、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改革開放精神、“一帶一路”精神、系列講話精神及國內國際熱點問題的學習。教育引導學生黨員對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深刻內涵的理解與把握,從而可達到不斷增強學生黨員的“四個意識”的作用。
通過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歷史題材紀錄片觀影、重大發展成果和科研成果實物實地參觀或觀展、先進典型學習等主題黨日活動,增強學生黨員對黨的悲壯歷史、光輝歲月、不朽豐碑、英雄人物、宏偉成就等的了解和認識,給予視覺聽覺及心靈沖擊。能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信心。
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青年大學生要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3]大學生黨員是黨組織的重要成員,必須在黨信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大學生黨員還是一名大學生,除要不折不扣積極參加組織生活外,還要勤奮學習、敏于求知,下真功夫、學真本領,不斷增強專業能力,為今后更好投身于黨和國家事業積蓄力量。高校黨組織要經常性結合學生黨員的專業特點、學習需求舉辦促進學生黨員不斷增強專業素質的主題黨日活動,促進學生黨員牢固樹立“打鐵必須自身硬”、自立自強靠專業的成長思想。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過程中,除了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學生黨員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都相應會得到鍛煉提升。
新時期,黨中央提出“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黨員發展和培養方針,就是希望黨員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人民和黨組織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能發光發熱、能充分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學生基層黨組織通過組織勇當先鋒做表率、幫弱助困、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主題黨日活動。如開展黨員講好中國故事、結對幫扶學業困難同學、為家庭重大變故同學募捐、為精準扶貧鄉村農產品促銷、為鄉村振興獻策、為貧困留守兒童義教等主題黨日活動,能有效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總之,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既要強調政治性、嚴肅性、組織性、紀律性,也要做到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才施教。大力開展相關主題黨日活動,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和服務群眾的能力都能得到不斷強化和提高。
大學生黨員黨性是指大學生黨員在政治素質修養、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修養等方面體現出的先進的內在思維模式和外在行為體系。[4]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主題和內容要緊扣黨性內涵,也要結合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特點進行創新,才能有生機與活動。
高校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的設計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方向不動搖,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改變。[5]黨日活動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黨的教育事業、人才培養和大學生成長成長等展開。學生黨支部主題黨日確保不偏題不跑題,頂層設計和審核把關是關鍵,學校黨委和二級學院黨委要加強對主題進行規劃和管理。高校黨委應建立相應的體制機制,形成相應的制度進行規范。在此基礎上要結合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的特點,給予學生黨員創新空間。主題的設定,一部分可以由上級黨組織按年度、季度或月度規劃并基層支部下達;另一部分可由學生支部結合熱點及支部特色進行設計并申報,上級黨組織把關審批。
就單個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意志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6]黨員黨性教育提升,黨員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主體,新時代大學生具有理想執著、個性鮮明、創新能力強等特點。因此,在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過程中,黨組織要充分信任學生黨員和尊重學生黨員個性,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活動組織的過程中,可實施項目化管理方式,這樣學生黨員能以更愉悅積極的心態參與主題黨日活動,能使黨性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學生黨員有活力、有激情,但經驗和韌勁還一定程度上欠缺。在高校學生基層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的過程中,上級黨組織應指派專人進行指導監督,對實施過程出現的困難給予及時指導和幫助,對實施過程和質量進行督促。如選派學院黨委委員、輔導員、專業教師參與到活動中,給予盡可能多的指導與支持;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開展不定期的檢查,聽取學生黨員匯報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效果,及時督促整改存在的問題等,確保活動達到預期目的。
為充分發揮主題黨日對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教育實踐的意義,高校黨委可定期對全校學生主題黨日活動開展的情況進行評價。如每年集中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評優工作,評選出一批經典,形成案例庫,組織全校學生黨支部對好的做法進行研討學習。選取優項目秀素材形成學校主題黨日活動品牌,在全校進行宣傳推廣運用。
學生黨員在參與主題黨日活動的過程中,主人翁意識和黨員身份意識將得到強化,黨員旗幟引領作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必將得到強化,能有效推動學校和社會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