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欣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中國傳統紋樣在我國發展悠久,一個好的紋樣內包含了一個手藝超群的工藝人的超凡的設計思維,并且蘊含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和自然情懷,但是在發展快速的現代社會,我們應當在中國傳統紋樣中融入新的設計圖案,對當下的成熟設計思維進行探究,并尋找恰當的方式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再創造”,并及時總結設計規律。
中國傳統紋樣在其發展過程中,每一個元素在進行拼接融入時都包含了對原有傳統紋樣設計形式美感的研讀及學習,在不斷的學習探究中為自己的設計奠定基礎。并且設計師在對成熟的紋樣進行探究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深入分析紋樣內每一個元素的寓意。例如在對于圖騰的設計,每一個圖騰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內涵,在對新的圖騰進行設計時,設計師一定要對圖騰每個元素有自己的認知,了解每一個元素所能包含的寓意是什么,然后根據所要設計的圖騰內容對各個元素加以利用。設計每一個圖案時,設計師都要使圖案的表達形式不單一,并且辨析色調,注意色彩的整體勾勒,使得圖案主題鮮明突出[1]。
設計師在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改造”時,要有一定的涉及順序,由點到線、線到面、面到體,一步步對整體進行思維形式鍛煉,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整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煉主題表達方式。
在如今發展迅速的社會,藝術的發展及其設計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發映出設計師對于元素以及現代圖案的理解,設計師應結合各種傳統及現代元素的融合形成自己的設計思路,創作出新的個性化紋樣。
設計師理解了各元素含義以及形成自己的設計理念后,要對紋樣的符號創作進行整合。將不同寓意的紋理符號進行結合及微調,創作出不同的紋理,將單一的紋樣元素進行復合變為合體,化抽象的符號為表達具體含義的形體。
隨著設計的發展以及中國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對于設計逐漸有了新的認識,開始追求展現藝術的表達形式。因而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師要在中國傳統紋樣的基礎上抓住當下設計的設計思路,重視傳統紋樣圖案融入現代表達手法以后的生命力,做到無節點融入。
設計者要想參悟中國傳統紋樣的設計理念,必須要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有充分的認知,吸收創作所需的知識儲備。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是中國時代后人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傳統紋樣在發展過程中一點點加入現代元素,因而設計師在設計時不能夠脫離傳統文化的積累,要以此為依托,加入現代元素,以新的表現手法表達傳統文化中的現代潮流。
中國傳統文化加之現代元素的加入,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再創造”,要求設計師在構圖時掌握圖案的構成法則,將傳統紋樣的設計理念留存,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讓學生理解圖案的內涵,由淺而深的去理解傳統紋樣中的寓意與現代科技元素融合表達的意思,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的去理解文化理念,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深入中國傳統紋樣的精髓,有利于學生后期的創作,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與自己對現在設計的理解進行融合。
要做到中國傳統紋理表現與現代工藝的平衡,展現自己的藝術創作思維和智慧,爭取在中國傳統紋樣的基礎上能夠創造出更多更好更優的新型紋樣,為新創作的紋樣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中國傳統紋樣的“再創造”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但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創作時間和空間,對紋樣色彩進行整合,在親手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搜集,搜集與各種中國傳統紋樣相適應的元素及相關圖案色彩,然后根據手邊信息進行色彩的色塊制作,再依據創作比例填充色塊,在再創造過程中,學生一步步獲得資料,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去詮釋所要表達的內涵,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力的提升,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并且掌握各種中國傳統紋樣的創作特點[2]。
中國傳統紋樣作為中國幾千年文化發展的藝術,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教育學生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中不要忽視掉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深入了解作品,提升自己創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