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龍 肖德成
(1.河北科技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本調查內容涉及學生的日常生活、理想追求、學習態度、心理健康和就業觀念等方面。問卷借助網絡問卷工具,對入學3個月的新生進行抽樣調查,此次調查收回有效問卷504份。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約65%的學生來自于農村,35%的學生來自于城鎮。29.6%的被調查學生中生活費標準在500-800元,27.8%的學生消費水平在800-1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的消費水平在1500元以上,個別學生消費超過2000元每月,并且集中在河北省外生源學生中。生活費的開支項目集中在餐飲和生活用品上,以上二者分列大學生消費的前兩位,排在第三位的是娛樂和人際交往項目,也客觀的反映出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需求。
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7%的學生為共青團員,有92.6%的學生有入黨意愿。當問及學生的入黨動機時,有52.2%的學生選擇“追求理想和信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質”,20.4%的學生選擇“對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理念有信心”,15.2%的學生是為了增強就業競爭力。當問及影響學生入黨意愿的因素時,40%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夠成熟,對黨的認識不夠深刻;39.1%的學生則是受到身邊不先進黨員的影響,對部分黨員的腐敗表現感到失望或者懷疑。有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黨員在發揮或基本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但也有近20%的學生認為周圍大學生黨員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們最喜歡的黨員教育形式為“志愿活動”,比較愿意接受的教育形式還有“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和“讀書活動、知識競賽”,這三種形式的共同特點是知識性和參與性強。由此可見,黨支部建設應從更加注重形式的創新,進行符合現在學生性格特點的黨支部教育活動,以便讓學生更好的接受黨員先進性教育。
學生干部在班級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被調查的學生中,61.7%的學生對學生干部的擔任有一定的傾向和興趣(感興趣和非常感興趣),33%的學生對此無明顯的看法,只有極少被一部分學生對班干部的擔任不感興趣。這說明在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的大一學生對學生干部還是較為積極的,最基本的積極性是有的。調查中學生們反映的周邊學生干部最要存在的問題,較為集中的表現為“榜樣作用不明顯”和“以權謀私痕跡過重”(均為44.8%),其他值得注意的問題還有“自我定位不準確”和“組織協調能力差”等問題。學生擔任班干部的目的中,學生們更加看重“對自身能力的鍛煉”,最看重的收獲是“提高管理能力,擴大人脈關系”和“提高責任意識,鍛煉服務意識”,這二者占了85%的比重,可見學生對自我的提高和完善更加注重。有4.3%的學生看重作為班干部能獲得與老師更多的接觸機會。
調查中發現,69.1%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存在一定的興趣(感興趣和非常感興趣),但近27%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識不太準確,個別甚至對自己的專業沒有興趣。對學習的動力源頭將近60%的學生認為,對專業的熱愛和興趣是第一要素,所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可度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對學風建設至關重要。
接近9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狀態很健康,仍然有比較多的學生感到壓力和亞健康。對于新生壓力來源最突出的兩個方面為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而并非我們經常談到的新環境適應問題。當學生面臨壓力時,超過一半學生都會選擇向親戚朋友、同學傾訴,有55%的學生會選擇向老師求助,30%的學生不會向老師求助,11%的學生表示完全不會向老師求助。23.9%的學生選擇“悶在心里”,甚至有學生選擇用極端方式排解。當有心理問題時,學生一般更容易接受網絡心理輔導平臺、朋輩心理輔導活動等方式進行心理疏導。
在學生就業調查中,31.5%的學生有考研繼續深造的打算;22.4%的學生傾向于進到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較穩定的單位;17.7%的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意向。13.3%的學生期望進入外企。整體的期望去向分布情況較為分散,部分學生接受去民企工作。一方面反應學生就業意向的多元化,同時也表現出學生對創業的渴求,這也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
此次調查能夠幫助大學德育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學生,聽取學生的真實聲音,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此次調查問卷涉及的范圍較廣泛,由于時間精力等原因,問卷反映出來的很多問題尚未進行深入的剖析。調查反映出了新時代大學生們更關注的學習問題、成長問題和熱點問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工作中要更具針對性和時代性,做到教育有針對性,服務有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