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昊鵬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江陰 2144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及推廣,各大高校不斷擴招學員,大學生數量日益劇增。同時,當前市場經濟形式嚴峻,大學生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廣泛關注。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就業的直接指導者與管理者,就大學生就業問題,高校輔導員需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地輔導與教育,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與管理問題,密切了解當前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就開始了擴招政策。政策實施至今,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由2001年的110余萬人發展到現今700萬人左右,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復雜多變。過多的畢業生需就業,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導致畢業生“就業難”。大量的制造業需要技術人才和普通工人,而這些崗位均與畢業生不匹配,畢業生擇業觀念與市場需求不同,導致高校畢業生無法選擇合適崗位。另外市場經濟結構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滯后于市場需求和變化,導致該專業成為“冷門”專業,畢業生難以就業。
1.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日漸脫鉤。當前大學中,學校設置的專業往往很豐富,但卻脫離當前經濟市場,學生所學專業畢業后,很難找到相應專業的工作崗位,而廢棄了自己所學的專業,畢業后很難找到“對口”工作,成為就業一大難題。
2.學生學習心態浮躁,自身專業能力欠佳,工作時總想一步到位。大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往往缺乏對學習的熱情,人生缺乏目標,學習沒有動力,荒廢了很多時光,積極投入娛樂而缺乏對自身專業技能的訓練與以后的人生規劃,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沉溺于自我滿足,眼界窄,導致畢業后由于專業技能不強,對口專業的工作公司不錄取,而其他工作又沒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導致找不到工作。
3.頻繁換工作。由于步入社會后不同于在學校中,在工作中,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往往會遇到不順心之處,選擇不到自己滿意的職業,以及對于自身工作環境等因素的不滿,而頻繁更換工作,導致工作不穩定,將使跳槽成為常態,從而導致企業對于畢業生的信譽下降,不愿錄用工作經驗匱乏的畢業生。
在輔導員學習中,加強常規的專項技能培訓與專題培訓,使得輔導員能夠真正的有能力指導學生就業與創業。在輔導員工作中,指導水平不斷得到訓練與提升,從而真正具備指導學生就業的能力。在與學生接觸時,教授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社會與工作,為學生步入社會做好準備。學習就業管理、就業教育、就業心理等方面的就業指導知識,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及時了解當前國家學生就業政策,解決畢業生的迷茫,指導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社會實踐,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率。
高校校園是銜接學生步入社會的一個環節。在此過程中,輔導員務必從開始就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大學校園不僅僅是“校園”。從學生軍訓起,就要讓學生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針對不同年級與不同專業學生,制定合適的階段性目標,開展講座,明確學生就業方向與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職業規劃。根據學生個人性格與意志,分批進行指導,選擇適合學生的職業方向,為學生以后就業提供就業方向。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時了解市場需求走向,把握供求關系,更加有利于輔導員指導學生就業。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正確的了解到市場經濟需求,與自身的不足,以及自身以后可以選擇的就業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職業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就業觀。確立學習目標與就業方向,為學生順利步入社會、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打好基礎。這要求輔導員充分了解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及當前市場走向,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全面了解市場需求,為學生分析當前形勢與趨向,指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