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效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51)
高校輔導員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際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構建基于以人為本,持續性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思想政治教育具備和諧可親近品質,形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性合力。這要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所具備的深入性和穿透力,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形成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性原則。
以人為本的原則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的關鍵。是大學生自身的理想,也是高校輔導員教育目標的最優方向。因此以人為本要把人作為教育的對象和主體,既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也要關注大學生的目標和根本利益。從尊重人和關心人的角度,構建輔導員和大學生的教育關系是培養大學生教育大學生的好方法。
輔導員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過程中,首先要關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就是說在當前網絡信息時代要能夠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堅持和與時俱進,在這一過程中,注重中西文化的對比,注重黨的思想路線在當下這個時代客觀的表現形式,著力把握和遵循大學生思想客觀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解放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用實事求是的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涵,將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
信息化時代任何教育模式都無可避免的要結合互聯網的各類信息,只有在深度結合互聯網思維的情況下,才能使輔導員構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原則,良好的適應大學生思想成長的全過程,教育深入性則表現為大學生所有生活和學習都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獲得體現。在當前的大學生中間他們接觸網絡的方式,可以說隨時隨地。因此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許多新問題。從這一意義上來看,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贏得互聯網話語權的過程。
在當前智能手機深刻融入到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一定程度上拉遠了人與人之間親自交流的距離。很多人在低頭看手機的過程中,獲得了自己需要的一切信息;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被忽視。因此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對思政教育目標的深入性和穿透力進行重新審視,這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滿足大學生的需要,使大學生從內心深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認可的心理狀態。
1.既有全面性又有所側重的統一性原則
全面性是指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充分有機結合,是大學生個人的整體性目標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性的視野下的德育教育的充分融合。有所側重則意味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個體和局部的適應性融合。逐步發展出針對不同大學生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性和側重性必須有機統一才能實現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既定目標。
2.層次性和連續性統一的原則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博大精深,在幫助大學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時,需要講究層次性的策略。針對不同的大學生個體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層次性手段,幫助大學生全面性的了解和認識中國。連續性則意味著輔導員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任何一種方法都是教育系統組成的一部分。這就需要輔導員深刻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脈相承、連續發展的深刻理論內涵。使輔導員每一個思想政治教育步驟都能夠打動人心,因此層次性和連續性的統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性手段和方法。
3.現實性與發展性統一的原則
輔導員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學生現實和國情實際。促使大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要產生現實與理論脫節的印象。輔導員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用科學的手段深化對學生思想狀況的把握,促使教育的針對性和目標性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既能夠堅持和推廣,又符合大學生實際所需。這種對象認識,即使大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內涵的方法,也是大學生作為中國人升騰起愛國主義情懷的最有效手段。因此現實性與發展性必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于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之間所形成的親密關系形成了高校輔導員借助于親和力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體系的先天優勢條件。也因此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多種角色,無論是知心人的角色,還是教師的角色,或者是朋友的角色,都需要高校輔導員能夠親力親為并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