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菊
(山東省臨沭縣第三初級中學,山東 臨沭 276700)
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推進促進了英語和日常生活與生產的密切聯系,英語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學生系統學習英語、并為進一步學好英語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英語一直在初中教學中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在當今推進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還是暴露出不少問題,需要教師及時進行解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用強迫性的、單一的手段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上,往往教師才是這個課堂的主導者,把握著整節課的教學節奏,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很難喚起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明顯的弊端是,會剝奪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后續學習英語時難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
英語學習作為語言課程學習十分強調學習環境的良好狀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幫助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現狀中,教師往往意識不到英語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對英語口語的重要性更是一知半解,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的是“啞巴英語”。
同時,大多數的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往往使用漢語進行授課,也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英語的日常句法產生一種熟悉感,難以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為英語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高低。而現在不重視英語學習環境的現狀很難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一動力,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就很難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中,很多教師都沒有給予學生興趣的培養一個足夠的關注度,沒有思考并做出實際行動去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只是簡簡單單地根據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給學生傳授課本上的死知識。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完全從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目的出發,而不關心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是否具有充足的興趣,無法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很多教師對教材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沒有意識到教材是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和教學內容,而是一味地依賴教材,用教材代替自己的教學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一律依據教材編排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始終扮演著一個被動的角色,只能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英語學習。但是,完全依靠教材的課堂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是課堂教學千篇一律,學生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會逐漸對英語課堂失去興趣,喪失活力。
更有的教師可以在任教的十幾年間始終用同一份教案,完全忽視了各屆學生所具有的不同差異,不能針對性地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初中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到的一點是勇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是英語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在英語課堂上扮演的身份,從掌控者轉向啟迪者。
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學生的特點和興趣,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落實于教學實際中,從而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通過本文在上述的討論中可知,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重視起來英語學習環境的營造,如鼓勵學生發言、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談等。
同時,初中學校也要為英語學習氛圍的營造提供幫助,如定期舉辦英語競賽、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將英語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最終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英語教學的氛圍。
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中,還存在著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等問題,本文提出教師要結合實際,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等策略。希望為廣大一線教師打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