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麗
(大同市體育運動學校,山西 大同 037000)
中職化學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選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是體育藝術類等相關專業的限定選修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與化學有關的自然現象和物質變化規律,幫助學生獲得生活生產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1]。
化學本是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而且輕松活潑的課程,可是通過調查一個學年的化學教學狀況,我發現絕大多數學生不僅學得很累,而且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太理想。針對這一現狀,我總結了中職體校學生現階段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者本人就職于大同市體育運動學校,這是一所專業的培養競技體育運動后備人才的學校,雖然學校一概堅持“讀訓并重”的教學理念,而且還配備了大量經驗豐富、高等學歷的教師,但就讀體校學生往往從思想上對“文化課”認識放松,認為來體校就是專攻運動訓練的,只要運動成績好,文化課不重要。因此往往從一開始思想認識上對“文化課”的怠慢導致后期學習的困難。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本人積極了解學生初中化學的學習情況,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1完全沒有學過化學;少數學生表明在初中階段中途退學,后轉入體校直接進入中專階段,故初三學業是斷層的;2絕大多數學生表明經歷過初三化學學習,但化學基礎薄弱,難以進行知識遷移和應用;3極少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化學基礎,能與中職化學學習進行良好銜接。以上調查表明中職體校學生普遍化學知識儲量較之同等中學學生較低,因此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
很多學生對化學學習沒有激情,沒有動力,只是為應付老師、應付課堂被動接受一些生硬的知識,沒有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自然也無法消化真正有意義的課堂內容。良好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并且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探索,只有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才能有效地吸收知識養分,構建學生自身完整的知識網絡。
針對中職體校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策略,以期通過不斷進行教學實踐和改善教育大環境,提高中職化學的教學質量,真正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學習,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學以致用。
1.擴大宣傳文化教育對運動員的重要性。中職體校學生運動技能強,文化基礎差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近年來,如何提高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為此,國務院于2010年轉發體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單位切實做好運動員文化教學工作,因為運動員文化教學不僅關系到運動員今后的生活就業,而且已經成為各級各類體校招生的一個制約因素。體校學生要想走得長遠,必須加強文化意識,注重文化素養。
2.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育。經調查,到我校就讀的學生,大多數文化課基礎薄弱或存在嚴重的偏科問題,他們在義務教育期間往往因為成績不佳等原因受到過排擠,產生自卑心理,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在學生入學一開始就加強進行心理教育,認真肯定每一位學生,告訴他們來中職學校只是換了一條學習的道路并不是因為自己比別人差,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受到別人的肯定,從而從內心深處也肯定自己。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學習中積極進取,肯定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3.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因為作者本人在學生科工作,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學生,了解發現,我校有1/3學生家庭結構不完整,或因生病或因單親,學生從小缺失家庭父母關愛,情感發育不健全,導致這部分學生出現兩個極端:一部分膽小怕事,對任何事淡漠不關心,不能夠很好地融入群體;另一部分頑皮搗蛋,希望引起所有人的關注,卻忽略學校生活重心,學習意識不高。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情感缺失導致的后果,作為中職教師,我們不僅希望他們學習成績好,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才能讓他們意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1.針對中職體校的學生特點,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以生活經驗和實物支撐,使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2]。
2.中職教育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導向,教學的內容應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因此,中職化學應用于體校要充分選取相關主干知識,結合化學與體育的交叉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簡潔淺顯的語言講解,增強感性認識,貼近生產生活,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觀察化學現象,探究化學實驗。
3.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等教學設施,為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