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升建
(大連市莊河市大鄭鎮中心小學,遼寧 莊河 116419)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不僅是識字的重要途徑,同時還有利于提高識字質量。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因此,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普遍重視。
即使是同一篇課文,不同的老師進行講解也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會給學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能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引領學生步入課文的意境;能用準確、流暢,且與課文情感基調相應的語氣、語態時時感染學生,就能使教學感染力得到基本保證。相反,則會導致教學感染力的削弱,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顧學生的認知水平,采用的教學形式多樣,手段繁雜,濫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華麗,令人眼花繚亂,用視覺畫面刺激代替了文本閱讀。有的課堂,盡管有朗朗的讀書聲,卻缺少默讀思考的時間。還有的課堂鬧哄哄的,課堂缺乏真正的語言訓練,閱讀變得內涵空泛,華而不實。用老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使得學生不能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閱讀有效性低下。
教學感染力的缺失是由于教師缺乏過硬的語文素養。對于語文來說,與語文相關的知識、能力是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教學感染力的基石,缺少了它們,教學感染力只能是鏡中月水中花。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見解,能及時針對學生的見解加以啟發、點撥;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教學語言準確、干脆、流暢,能隨著文本的情感基調體現出不同的語言特色;再次,語文教師必須能說清晰、標準的普通話,并能滿含深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精彩的朗讀為學生進行示范,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的意境。最后,語文教師應寫規范、正確的漢字,能寫布局合理、體現課文內容、主題、突出重難點的板書。然而,從現實來看,很多語文教師在以上四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了教學感染力的缺失。
教學目標是學習課文的基礎,是教學實施的核心內容,是指引教學的方向。只有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小學語文文本的價值是多方面的,文字和插圖的配置也是最有價值的,不僅體現知識的價值,還有情感、美學、品德的價值。閱讀教學一方面要教學生識字、習字、運用文字,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體驗文本中的意境。小學語文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有獨特的、直接的作用。所以制定科學的閱讀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正確地實現文本的解讀,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能夠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材料實現精準的解讀、透徹的分析,課堂教學才能實現順暢的發展與流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也會被調動起來。在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地建構過程中,教師只有下大力氣進行閱讀文本的解讀與深入講解,語文閱讀材料才能夠煥發出應有的青春與活力,回歸到其純美的狀態,學生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之中去深刻理解和感悟語言文字的內在魅力。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支撐,其方法的選擇應當首先對語文閱讀的基本性質、教育理念以及閱讀的目標進行綜合的考慮與權衡,不但要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更要突顯出語文的教學特點。由于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影響,教學課堂實踐、語文教學觀念更多向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循語言應用規律與關注語文情感表達等多個方面。所以,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語文教師在選擇語文閱讀方法時就需要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選擇。
閱讀的有效性教學就是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與自我表現的舞臺。學生在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學實踐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現實基礎條件,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而進行自我意志的調控,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學習資源完成閱讀的有效性教學的目標。其中,民主、和諧、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閱讀的有效性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讓學生消除各種不良學習心理的影響,使潛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釋放,個性得以張揚,促使新問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