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佳
(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刑法學是法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因其知識點多、概念理解較為抽象。如各學派理論學說、犯罪構成、因果關系、犯罪形態、主觀要件、共同犯罪等知識,傳統的講授無法幫助學生完整、全面、深刻的建構認知,影響教學效果。多元化教法的運用,可以結合刑法學知識實際,靈活多樣地選擇不同的教法模式,來彌補傳統講授的不足,讓刑法課程立體、生動、直觀、易學。
多元化教法具有多樣性,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不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法。如啟發式教法、案例式教法、辯論式教法、模擬庭審現場教法、翻轉課堂教法等等。這些不同教法的融合,對于探究刑法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其價值表現在:一是多元化教法有助于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呈現。刑法學課程是重要的法學基礎課,上承民商部門法、下接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同時,在刑法知識點方面,涵蓋諸多艱澀難懂的法學理論。如行為無價值論、結果無價值論、此罪、彼罪的區分,法定一罪、處斷一罪等。如果單憑講授,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是多元化教法有助于促進刑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刑法學知識框架中,刑法知識本身應用性強,特別是在司法實踐中,有很多相關聯的司法案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引入案例等教法,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聯系到具體、真實的司法案例中,來更好的加深理解,促進學生運用刑法理論來指導司法實踐。三是多元化教法有助于釋疑解惑??v觀國內外刑法學課程教學,案例法是重要教法,刑法中的罪名很多,這些不同的犯罪案例數量很大、種類也很多,涉及的刑法知識點也有所差異。如對于典型的案例,適宜課堂引入;對于復雜的案例適合師生交流;對于繁復有爭議的疑難案例,適合分組討論。四是多元化教法更有助于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法學人才。刑法課程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單一、古板,學生對刑法知識點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采用多元法教學,可以結合刑法知識點,引入不同的教法,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增強對刑法知識的深刻理解,特別是鮮活的司法實踐、經典的教學案例,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視角來把握刑法知識,促進學以致用。
面對刑法理論知識教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對刑法知識的主動思考,自覺學習。如刑法學中的故意殺人罪,怎樣來講解故意殺人罪?從罪名與刑法總則中,梳理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從知識點關聯視角,理解故意殺人罪的概念,接著,通過導出經典案例內容,或者拋出思考難點,就故意殺人罪的定罪緣由進行探討。最后,結合案例中的故意殺人罪,從形式上來分析該罪的構成要件;從實質上判斷該罪的社會危害;對于排除情形的界定,需要與哪些知識點進行關聯,如公務行為、正當防衛等。另外,針對故意殺人罪,在量刑上有何區別?對于哪類罪刑適用死刑;哪類罪刑不適用死刑;針對一些疑難司法案例,可以通過分組討論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教師來啟發學生關注案例的側重點,深入講解較為復雜的案例內容,增進學生對故意殺人罪的全面認知。最后,故意殺人罪是什么,為什么,如何懲治。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問題導向、案例剖析,關注學生的認知差異、學習難點,走出單純的講授,而是要引領學生去建構刑法知識。
在刑法課上,案例的選擇與導入,將抽象的刑法知識與具體案例相結合,便于學生從中深刻感知刑法理論。事實上,司法案例在課堂上的應用,體現了刑法學的實踐性特征,圍繞具體的刑法理論知識,開展相關聯的刑法案例討論活動,讓學生從活生生的案例剖析中,理解抽象知識點。當然,對刑法課堂上的案例選擇,還要科學的配置。通常,案例法引入教學主要有引導案例、知識點案例、總結案例、深化案例、拓展案例、課后案例等。對于課堂教學趣味的引領,引導案例應用較廣,也能夠順應課程教學方向和需要,活躍課堂氛圍。知識點案例,主要是圍繞刑法學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展開具體生動案例的剖析,便于學生從中理解知識點。一般采用“一點一案”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總結性案例在于對本節所學知識點的綜合梳理與應用,有助于學生從案例剖析中深化學習主題,該類案例相對而言內容較為豐富,可以是較為復雜的案例,便于學生深入掌握刑法學知識。拓展性案例教學,主要是結合一些有爭議的案例,便于學生從司法實踐中來交流,拓展法學視野,強化法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所以說,對案例法的運用,教師還要優化案例類型,選擇適合的案例,注重案例與教學主題、課堂內容的銜接,提高教學效果。
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運用,特別是網絡化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多慕課被引入刑法學。通常,在刑法學課程中,罪名很多,不同罪名在界定、講解上,與現有的課時相比呈現矛盾。學生忙于記筆記,沒有時間去深刻理解。慕課的運用,以法學知識為依托,對刑法學課程慕課資源進行整合,讓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下自主學習、觀看微視頻課件,了解和豐富刑法學知識?;谖⒄n的翻轉課堂教法,按照刑法總論、刑法學分論,對若干知識點制作成為一系列微視頻,便于學生根據學習需要自主觀看、閱讀學習。這些微視頻,可以是疑難點分析、可以是概念講解,可以是刑法理論討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取相關微視頻進行學習。翻轉課堂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課前模塊,利用微視頻,對本節教學設計及相關內容進行制作,讓學生提前預習,了解教學側重點。
二是課堂模塊。結合教學內容,引入提前設計的微課,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開展分組討論,化解學習難點。三是課后模塊。對本節所學知識點進行延伸學習,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本節知識點,鞏固學習質量。
所謂模擬法庭,主要是借鑒美國法學院“Moot court”課堂,結合刑法學知識及學習案例,在課堂上模擬庭審現場,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方式,去體會和感受法學知識,運用法學知識來進行庭審應用。模擬法庭教法在應用中,需要結合課堂需要進行合理優化和完善。如優化案例選擇,結合教學主題選擇經典案例,適當改進案例的案情,增強課堂辯論性;注重角色分工,要參照庭審現場,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要注重學生自主權激發,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去體會刑法知識;教師要給予合理的引領、點評、糾錯,把握庭審程序及法律問題,提高模擬法庭教學質量。
在法學領域,辯論式教法是提高學生法律素養,提升學生口才與思辨力的有效途徑。在刑法課堂,引入辯論式教法,可以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辯論,讓師生結合某一法學問題,進行比較、交流、研討、推理、分析,增強學生運用法學的邏輯思維,開闊法學探究視野。在辯論方式上,可以是師生辯論,學生辯論,以及模擬庭審現場進行辯論,還可以展開辯論賽方式,圍繞不同的法學主題進行。辯論式教法具有多樣性,對刑法辯論題目的設定,由學生自主學習、準備,并在課堂上進行辯論、發言,引入獎懲機制,對某一方放棄發言要扣分,由正反雙方進行辯論。
刑法學課程多元化教法,還可以走出教室,參與到庭審觀摩實踐中,讓學生直接走進法庭,了解刑事犯罪審判過程,增進學科學習興趣。同時,從法官、檢察官、律師的不同司法實踐中,學習和觀摩,提升對法學的理性認知水平。多元法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發展,通過多種教法的科學、合理運用,來提升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