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偉 安小強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青年學生身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比任何時候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新的歷史時代召喚青年學生,成為習總書記所希冀的有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發奮學習、創新創造、愛國自信的青年學生。
習總書記把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鈣”,如果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段論述不僅適用于黨員也適用于青年學生,青年學生的思想價值體系還在構建中,易于被引導和啟發。價值觀確立的正確,后面的路才會走得暢通,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第一粒扣子扣對,剩下的扣子才會扣對,要把握好這個關鍵時期。青年學生樹立理想信念要與時代緊密結合,樹立遠大理想,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責任擔當是檢驗青年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標準,青年學生有肩膀有擔當才能肩負起中國未來騰飛的重擔。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有未來的美好都要靠青年學生去創造,去拼搏。作為青年學生,擔當責任是必修之課,每一代青年學生都要承擔自己的歷史使命,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雖手無寸鐵但勇于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發聲,也是在他們的號召下,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創了新的革命歷史征程。當代青年學生有朝氣有韌勁有能力,應牢記歷史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擔當與厚望,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做一個大寫的人。
勤學苦練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經階段,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習總書記強調,青年時代是系統學習的黃金時期,只有把知識學好,才能建造好大樓的地基。青年學生的學習應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專業學習,一部分是通識學習,兩者不可偏廢,學習應該廣泛涉獵,開卷有益。真正把學習內化成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貴在勤奮、貴在鉆研、貴在有恒。學生應該懂得珍惜和把握學習機會,勤勤懇懇、孜孜不倦,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沉下心去搞真學問,把自己的專業課程學好、學精,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虛心向同學、老師求教,增強本領,為未來人生做好鋪墊。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青年學生思想活躍的一代,是社會創造創新的主力軍,理應做社會創新創造的參與者和先鋒者。作為青年學生從出生開始接觸的都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于互聯網、手機電腦這些新事物有著靈敏的感知力和操控力。廣大青年學生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于打破常規,尋求新方法新方式新模式,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披荊斬棘,充分利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機遇,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巧用企業資金的支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青年學生作為創新創造的主力軍,理應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形成爭相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核心,應該得到青年學生的傳承和弘揚,讓愛凝聚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紐帶一直流傳下去,成為中國文化主旋律。它始終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奮斗不息。在民族危亡之時,我們國人就是靠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愛國之心和頑強拼搏才能鳳凰涅槃,走出新生,建立新中國。青年學生要銘記祖國和人民永遠是學生成才的沃土,廣大青年學生要無所保留的愛國,堅決維護國家的團結和統一,同破壞國家團結的行為作堅決斗爭,始終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作為奮斗夢想,自覺把個人成長成才與愛國主義聯系起來。作為青年學生不僅要愛國也要自信,今日的中國已不是原來的東亞病夫,我們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自信,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人民今日取得的成就是了不起的,我們要有底氣,同時要自強不息。青年學生的自信對于其成長而言至關重要,在遭受挫折時,自信幫助我們昂著頭,挺著胸,振作起來向前走;在面對他國競爭時,自信幫助我們勇于爭取,展現中國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發奮學習、創新創造、愛國自信青年學生觀不僅豐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找準定位、指引方向,為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國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未來的歷史不能斷代,中國未來的發展不能沒有良好青年學生。廣大青年學生不要辜負習總書記的希冀,不要辜負美好青春,不要辜負大好的時代,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綻放人生的絢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