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桃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育質量節節高升,高校畢業生人數也與日俱增。2004年至2019年15年間,全國高校畢業生由132萬增加至865萬人。這樣的情況,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命運。而畢業生“職場新人”的身份,也讓他們對即將步入的“戰場”充滿畏懼,進而難以踏進職場的大門。此時,輔導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就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角色優勢
高校的輔導員作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管理員和組織者,是接觸學生最多的老師,也最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性格取向。可以說,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臨近畢業時,輔導員能夠通過平時對學生情況的積累,綜合分析學生的問題,幫助他們認清自身優勢劣勢,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二)崗位優勢
輔導員是大學新生入學后遇到的第一個老師,此后,他們的生活起居、學業進程就都交給輔導員全權負責。四年求學生涯,學生會遇到無數的艱難坎坷,經歷大大小小傷痛和無助,遠離家鄉的他們,或許只能將輔導員作為自己的后盾,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因此,輔導員要時刻展現樂觀的心態,向大學生們傳達一種積極的精神,感染他們堅持不懈,讓他們從進入大學開始,就逐步了解社會,提升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為畢業后的就業質量打下基礎。
大學是個小社會,在這個時期,要提前做好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了解學生的就業意向,有針對性的制定就業方案,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勤工儉學和實習等,讓他們逐漸地適應職場。
(一)認清角色定位,樹立服務意識
在高校中,輔導員承擔的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不意味著輔導員是學生在學校的“保姆”,只要學生不出安全事故,身體健康就算完成工作了。學生出現任何問題,也不管不顧,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到了畢業前夕,渾渾噩噩度過四年的他們會更加充滿恐懼,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造成這樣的結果,輔導員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因此,在高校中,輔導員應當首先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重視自己對學生、社會和國家的重要作用,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提升職業歸屬感,將輔導員工作視為一種榮耀和驕傲,幫助學生更好地擇業就業,為社會輸送人才。
(二)緊跟時代潮流,做到與時俱進
輔導員不僅是為學生服務,更是間接為社會服務。社會需求在不斷跟隨時代發生變化,輔導員也應該要做到與時俱進,多于外界交流,獲取更多就業信息,了解社會需求類型,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幫助他們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地發展,也可以根據這種需求,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些實際操作經驗,了解工作內容,更好地認清工作性質。
(三)扎實做好后續跟蹤工作
輔導員的工作具有很強的連續性,而不是學生一畢業,對此屆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就告一段落了。學生在進入第一份工作環境后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不僅會導致學生失去這份工作,還會對學生之后的就業造成影響,這樣的話,之前在校時所做的努力就會付之流水。因此,輔導員還是要在畢業生順利就業后,持續關注他們的思想動向,幫助他們在職場中站穩腳跟,樹立信心,實現后續的發展。
(四)做好學生和母校的橋梁
學生在校四年與輔導員之間建立起的親密關系,可以維持到學生畢業后很久甚至終身。輔導員也成為學生和母校間聯系的紐帶,會使他們在離開學校后,依舊關注學校的發展,進而在學校有需要之時,還能盡自己的一份心力。優秀的畢業生還會成為榜樣,激勵學弟學妹們更加努力,并刺激更多企業提供用人信息,這樣的資源也會助力學校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環。
時代還在不斷進步,高校畢業生只會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輔導員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中堅力量,作用決不能被忽略。要在入學之處就從點滴引導他們樹立樂觀的就業心態,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業性,切實有效地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