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貴寶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江蘇 泰州 225500)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全方位的發展學生個性。初中體育課程屬于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能夠進一步推動體育教學的有效進展。個性對于不同學科有著多元的定義,在心理學范疇內,學者認為個性主要指的是具有穩定性以及意識傾向性特點;哲學學者認為個性具有遺傳性,能夠表現個體的行為特點。經過各界學者的分析,發現個性指的是個體的態度情感以及意志和性格、思想上的綜合。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才能夠取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體育知識灌輸,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從而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所以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的體育課程結構教學中難以引導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學習,學生難以根據自己的個性進行多元化學習。所以教師應當將教學主體轉移至學生身上,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設計出滿足學生個性多元發展的課程結構,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通過個人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與團隊進行合作交流,既能夠完成體育學習目標,也能夠拓展自己的個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體育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潛力與閃光點。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各自的愛好和興趣,教師切記不要由于學生不擅長哪一方面就否定學生,應當給予學生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自己在喜歡的范圍內進行學習,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營造輕松且開放的教學氛圍,根據學生的多元學習特點,將具有共性特點的學生有效集中起來。通過針對化教學發展學生的個性,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需求,從而不斷的進行個性化學習。
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中的核心,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從學生角度分析,能夠以學生為中心深入挖掘體育教學的知識和人性,能夠加強體育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挖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養成求真務實的品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方位發展。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過程中,在課堂前半部分教師要求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可以讓學生提前到操場布置相關器材,學生按時集合之后,體育委員清點到場人數,師生進行問候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紀律觀念,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不同,男生與男生之間身體素質也有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女學生進行簡單的籃球動作練習,男學生則應當加強籃球技巧練習,挖掘學生的籃球學習潛力。部分學生的手指與手腕靈活性較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固定手臂加強運球,增強學生的手臂運球能力之后再實現運球訓練。例如有的學生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缺乏學習信心,教師便可以根據此類學生進行專業的上下肢專項訓練,引導學生單臂交換選擇運球或者是原地胯下運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實現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多元化學習,同時教師進行針對化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個性化教學元素,必須要體現在體育教育評價方法上,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評價方式,確保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將評價方式實施到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上,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并且教師也能夠在此過程中尋找學生具有優勢的體育項目。實現評價方式多元,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現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想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必須要創新課程教學模式,選取適合學生多元的學習路徑。鼓勵學生發表想法和意見,積極踴躍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滿足學生多樣學習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