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楠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德陽 618000)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如果能夠在創業教育中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將會顛覆傳統教育理念,極大的增強創業教育的吸引力,學生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思考,大膽實踐,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必然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基于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創業教育的改革,以便與“互聯網+”時代需求相契合,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給學生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伴隨著高職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化,賦予了創業教育更加深刻的內涵,不再單單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而是著眼于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希望能夠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使之在創業中能夠獲得成功。“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這一理念得以成為現實,具體而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互聯網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也給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創建了平臺,高職院校可以借助互聯網了解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獲悉消費者群體的基本需求,在課堂上將這些研究成果分享給學生,給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方向。其次,利用專業軟件來模擬企業生產經營流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從物資采購到產品銷售的整個過程中如何能夠用最少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贏得消費者的滿意,這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最后,在創業教育中應重點將銷售環節提取出來讓學生進行實戰演練,確保學生能夠使用各種互聯網平臺和社交軟件進行產品的銷售,制定合適的互聯網營銷策略,那么學生在創業時也會有所借鑒。
第一,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創業教育目標不夠明確,仍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桎梏,設置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比例不科學,實踐課偏少,學生的創業能力始終得不到有效提高,再加上對社會需求缺乏把握,使得學生自主創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第二,校企合作不夠深入,企業尚未參與到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之中,當前所用的教學內容因循守舊,不能將各個行業發展形勢清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創業也會遇到更多阻礙。第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師通常是在畢業后直接到學校任職,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他們對學生進行的指導就會不夠專業,不能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教師的導向作用因而無法有效的發揮出來,高職學生創業也將陷入困境。
要想保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必要前提,高職院校需要根據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創業課程等不同的課程體系分別構建相應的課程平臺,還要加大實踐教學比例,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記憶理論知識,幫助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在該課程體系中主要包括四大類別的課程,分別是:
1.創業政策機會課程。重點向學生傳授法律知識,增加他們對行業和市場的認識,與學生共同挖掘新的商機,培育學生的市場敏感度,那么學生就會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以及新技術、新產品出現時牢牢把握機會,其創業活動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2.專業能力培養課程。學生創業意味著要入駐到某個行業之中,首先就要具備相關專業能力,比如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是在創業教育中需要對學生有針對性的加以培養。
3.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課程。學生進入到社會中需要能夠將自己當作社會的一份子,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可以與他人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還能在挫折和壓力之下毫不退縮,勇往直前,這是學生創業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
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打造創新創業訓練基地,將創業教育場所轉移到訓練基地,讓學生一邊接受理論熏陶,一邊進行實踐操作,學生的思維將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創新創業能力將油然而生,高職院校將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業人才。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依托于互聯網建立創新創業平臺,該平臺具有創業指導、咨詢服務和信息共享三大功能。
1.創業指導。當學生提出某個創業項目時將會有專業教師團隊在線對該項目的可行性加以評估,還會對市場前景進行預測,給學生提供專業性的指導意見,還會在學生和企業之間建立溝通橋梁,幫助學生獲得企業的注資,學生的創業之路將會走的更加順利。
2.咨詢服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和困惑在平臺上向創業導師咨詢,創業導師將會為其答疑解惑,還會將我國政策法規和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術詳細剖析給學生,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和管理能力,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助力。
3.信息共享。高職院校與社會企業、科研單位要保持密切的溝通,將最新科研成果和創業項目發布在創新創業平臺上以供其選擇,企業將會從中選擇心儀項目與學生洽談,了解學生的創業理念,給項目注資,促進創業項目的商業化發展。
1.創業孵化基地。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打造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創業項目、場地、政策、保障、服務等信息,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和創業培訓師組成創業導師專家團,主要提供項目分析、風險評估、開業咨詢等創業指導。高職院校還應建立完善的創業孵化機制,對于學生創業的情況、趨勢、遇到問題以及創業總體質量提供較為全面的數據,為改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學生創業設計比賽。專業競賽是對實踐教學的補
充,能夠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不足之處產生清晰的認知,在日后的學習中也會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高職院校應經常性的開展學生創業設計比賽,教師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創業比賽項目,在比賽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專業的價值,并認識到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不足,讓學生體驗創業比賽的樂趣。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創業大賽,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展示自己的才華,也可以建立校內創業論壇或官方微博,讓學生更好的交流。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暴露出了諸多的問題,與“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嚴重不符,對于學生創業沒有起到多大助益。為了扭轉這一現狀,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平臺,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搭建創業訓練平臺,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培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