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駿 譙 攀 鄧鵬玲 肖云陽 廖先強
(1.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系,四川 德陽 618000;2.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1840年前后,有關鐵路的知識開始傳入中國。1863年,上海人士上書李鴻章,要求修建上海-蘇州鐵路,李拒絕了。清政府把鐵路視為奇技淫巧,不合祖宗成法,對修鐵路斷然拒絕。19世紀70年代后,由于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清政府的一些大臣認識到了中國鐵路建設的緊迫性,李鴻章1874年的《籌議海防折》是清大臣中第一個明確提出修建鐵路。
1865年英國商人杜蘭德(Trent)在北京修建了一條長約0.5公里的展覽性鐵輪,文獻記曰“京師人詫所未聞,駭為妖物,舉國若狂,幾至大變……見者詫駭,謠諑紛起……旋經步軍統領衙門飭令拆卸,群疑始息”。第一條實現營運的鐵路是1876年的吳淞鐵路,第一條自建鐵路為1881年的唐胥鐵路。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于1909年竣工,它是中國近代社會第一條自籌、完全由中國人設計并施工完成的干線鐵路。
進入20世紀以后,修建鐵路更是成為“時政之大要”。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京漢鐵路建成通車;1905年爆發了從美國贖回粵漢鐵路為發端的收回礦利權運動。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京奉鐵路通車;宣統元年(1909年),京張鐵路通車;宣統三年(1911年),京浦鐵路竣工。清政府在鐵路收歸國有的過程中,引發了全國各地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導致了清朝的覆亡。
唐山機車輛廠的前身是開平礦務局的胥各莊修車廠,建于1881年,是平開礦務局經過清政府允準后,出資建設的,是中國鐵路機車工業系統的第一家企業,1889年該企業為慈禧太后制造了一輛豪華的專用客車,1900年制造的“莫古式”蒸汽機車,充分的表明了中國鐵路職工的才智。在日本侵占和國民黨統治時期,由于戰爭等導致工廠設備失修,瀕臨破落邊緣,直到1948年唐山解放,企業得以發展。
1908年,津浦鐵路正式興建,規劃在南北兩段各設立修理工廠,廠名為“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習慣稱工廠為“大槐樹機廠”,由德國人管理。到了1943年4月1日,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建成并投產。工廠建成后由德國人管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人把工廠交給了北洋軍閥政府。從這一年到新中國成立前,鐵路大廠先后由北洋軍閥政府、日軍和國民黨政府控制。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廠1600名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在9天的時間里搶修出一臺高質量的機車“新中國號”,為新中國的誕生獻上了鐵路大廠工人的一份厚禮。
四方機車車輛廠,誕生于1900年10月。1900年10月,德國人興建了膠濟鐵路四方工廠。1904年,膠濟鐵路全線通車。1914年日本侵占青島后占有四方工廠。1923年北洋政府接管工廠。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四方工廠。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四方工廠。在解放前,四方機車廠主要從事鐵路機車、客車及貨車的修理和組裝。
1898年,晚清政府在修筑滬寧鐵路的同時,建造了吳淞機廠(南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前身)。1905年4月,滬寧鐵路開始修建,1908年正式通車。1905年,滬寧鐵路局為自制鐵路器材,裝修機車、客車,在淞滬線蘊藻浜、張華濱之間籌建鐵路工廠,因地處吳淞,故稱吳淞機廠。它是清朝末年,中國自己修建在江南第一條淞吳鐵路上的第一家鐵路工廠。
大連機車廠前身為俄國侵占時期的東清鐵路機車制造所。1906年9月,日軍野戰鐵道提理部接管東清鐵道機車制造所,改名為大連工場。1907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正式接管工場。1914年工廠開始制造蒸汽機車。1924年生產出軸式為1-4-1的米卡拉2型大型蒸汽機車。1934年生產出軸式為2-3-2的太平洋7型蒸汽機車,該型機車牽引了當時最著名的第一高速列車“亞細亞”號,最高測速為130公里/小時,遠遠領先于當時世界上所有火車。1943年3月1日,“亞細亞號”在滿鐵線上消失。“亞細亞號”蒸汽機車現存兩輛,均陳列在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18世紀后期,蒸汽機的發明促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鐵路是人類近代文明的標志性成果,也是人類現代化的重要助推器之一。它不僅僅是物資載運的工具,也是國人追尋現代化的主要訴求方式之一。通過學習鐵路史,可以提升史學素養,為確定課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