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穎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學生的職業素養對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優質就業有重要影響,因此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很有必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除了看重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以外,還會看重很多隱性的職業素養如誠信、正直、責任心等方面,我們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以滿足企業的需要。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企業調整其用人需求和用人思路。首先是要能吃苦耐勞,業務能力差一點可以在企業慢慢培養,但精神和品質卻很難提升。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如果能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則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實現供需匹配。
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僅影響學校的聲譽,也影響著學校的招生及培養計劃。如何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直接影響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要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就必須要加大力度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只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了,就業競爭力才能提升,才能更好的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
有效的職業素養培養考核機制能有效推動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目前高職院校把職業素養的培養主要放在就業指導課程中的其中一個模塊,缺乏系統性和有效性,同時在頂崗實習這一方面沒有對應的職業素養培養考核機制,這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加深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協同育人是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目前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僅僅停留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合作如參加學校宣講會和招聘會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企業,但還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僅僅是招聘會和宣講會短短的時間很難達到有效的溝通,這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方面沒有起到促進的作用。
職業素養的培養應該貫穿大學三年,根據每一年級需要培養的內容進行有效分類,把考核機制納入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形成課程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通過不同年級特點設置量化考核指標進行考核,主要內容如下:
序號年級內容考核方式1一年級職業信念(專業教育和生涯規劃教育)參與活動積極性及取得成效2二年級職業知識技能(專業證書考核和職業技能大賽)考證通過率及技能大賽參與積極性3三年級職業行為習慣(職業環境探索和求職體驗大賽等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性及取得成效
通過確定每個年級重點培養內容,明確階段考核機制和目標,通過生涯教育、技能大賽、求職技巧等方面的活動和內容融入到職業素養培養考核機制,實現全過程育人。
高職教育主要在學生的技能和實操方面的能力培養方面有較大優勢,這需要跟企業深度合作,實現協同育人,在深入校企合作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訂單班培養模式。根據企業業務發展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要,學校和企業雙方協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在課程建設、技能大賽和頂崗實習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和就業無縫銜接,學生一畢業就可以到企業實習或者工作,實現學校、用人單位與學生三方共贏。
2.專業相關項目合作。通過引進大型企業進行校企深度合作,專業相關項目合作開發,積極發動學生和老師參與到實際的項目運作中,通過參與項目實際的操作和運營,在達成企業項目目標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項目運作經驗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總之,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需要學校各部門協調和考核機制作為重要保障,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從而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