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娟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6)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我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深入,對語言類人才的需求隨之增加。對于高職日語教學來說,高職日語專業教師需要認識到社會對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在講解日語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
第一,高職院校日語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學生缺乏職業規劃的問題,高職院校缺乏職業規劃課程及相關知識的講解,使得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沒有正確的認識,在日常學習中較為盲目,有很多學生是憑借對日本動漫的興趣才選擇日語專業,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及創新精神培養造成了不利影響。再加上高職院校沒有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機會,對學生的未來就業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第二,人才培養方向存在偏差,高職教育開展的目的在于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對于高職日語專業而言,不僅要將日語基礎知識作為教學目標,還需要將學生的就業作為導向,為學生提供日語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但是就目前的高職院校日語教學而言,高職日語教師更為注重學生日語知識及日語應用能力的培養,缺乏對學生就業技能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第三,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高職院校日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堂氛圍等內容,這些影響因素相輔相成。不完善的教學目標將會影響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及實用性、影響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不利于輕松愉悅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高職院校日語教學改革中,高職院校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整體改革[1]。
基于創新教育理念,高職院校需要改進日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教學改革提升日語教學的創新性及有效性,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綜合素養,為我國發展輸送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的日語改革需要從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兩方面入手。
從課程改革角度而言,高職院??梢越梃b西方國家成功的職業教育經驗,如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英國開展的普適性課程,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自身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日語學習能力及應用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1.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針對高職學生存在的職業規劃問題,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職業規劃教育,開展以日語專業就業為主題的講座,為學生提供未來的發展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以此提升高職院校日語教學的有效性。和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差異,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需要注重學生專業就業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對于日語專業來說,學生的就業方向不應該局限于外事、翻譯或者教學等內容,還需要拓展到文化、食品、設計及經貿等領域。針對市場對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設置相應的職業技能模塊課程,如護理、和食及動漫等內容,并將模塊課程學習和職業資格證書掛鉤,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使日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更為明確。比如,某高職院校與資生堂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開展了美容美發以及形象設計等職業模塊課程,將日語知識和職業實踐聯系在一起,切實實現了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目標。
2.加強與日本院校及企業的合作
目前我國有些外語院校和國外大學進行合作,應用聯合辦學模式,開展“2+2”制教學,要求學生在國內學習兩年語言后,到相應語言的國家進修,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化的認識,有助于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及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梢越梃b上述課程教學模式,與日本院校或者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或者海外實習基地,使學生在日本社會中體會日本文化及具體的日語應用要點,培養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與此同時,為學生提供在日本企業實習的機會,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上述與資生堂企業合作的院校為例,該高職院校每年都會選拔若干名優秀學生,去到資生堂日本東京總部進行參觀實習,共有數十名學生留在資生堂總部及日本其他化妝品企業就職,其余學生也在國內化妝品公司找到了合適的崗位[2]。
從課堂改革角度而言,高職日語專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學方法的應用,從整體上提升高職日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加深學生對日語知識及日本文化的認識,為學生的課程實踐及未來就業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從教學目標的制定角度來說,教師需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這三方面入手,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培養學生的日語相關知識,使學生掌握日語的語法及造句方法,并加深學生對日本文化及風俗習慣的認識。與此同時,高職日語專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理論教學目標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具體而言,高職日語專業教師需要在學生企業實習過程中,制定相應的實踐任務,并制定規范的任務成果評價標準,確保學生可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從教學內容的選擇角度來說,課堂改革中的教學內容改革原則在于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日本文化的引入,在講解詞匯的意義和用法后,向學生詳解這一詞匯蘊含的日本文化,加深詞匯教學的實用性,為學生的日語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以“玄關”一詞為例,漢語中的“玄關”是指道教或者禪宗等思想用語,現指建筑入口部位的空間;日語中的“玄関”主要是指大門和正門。
從教學方法的應用角度來說,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微課教學法及多媒體教學法等。本節主要以情境教學法為例,闡述教學改革中教學手段的具體應用。某高職院校的日語專業教師在“敬語”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采用了情境教學法,要求兩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對話內容,表達同一個事件。如:“ただいまより、鈴木社長からご挨拶をいただきます?!焙汀挨郡坤い蓼瑜辍⑩從旧玳Lからご挨拶を申し上げます?!边@兩個對話內容,前者是指“現在請鈴木社長致辭”;后者是指“現在由鈴木社長致辭”,通過內容可以明確認識到兩者語境的差異。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不同學習小組設置了相應的會話情境,使學生在不同情境中采用尊他語及自謙語練習,加深學生對日語知識的認識[3]。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日語教學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高職院??梢酝ㄟ^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及校企合作方式,實現日語課程教學的改革,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三方面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理論素養,加深學生對日語知識和日本文化的認識,實現日語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