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莉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0)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式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變革、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挑戰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幫助廣大團員青年深刻理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是高校共青團工作的首要任務。因此形勢與政策課與高校共青團在青年思政教育方面有結合的可能性。
在我校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必修課程,由思政課部負責組織教學工作。每個學期初根據上級相關教育部門的內容安排,根據下發的教學計劃及教學PPT開展教學工作。相對其他專業課,形勢與政策課課時較少且課程計劃需等上級部門安排,課程未進班級統一課表。因此學生、輔導員重視程度不夠,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而高校共青團組織根據“三會兩制一課”工作要求,需要通過團課、主題團日活動等形式加強廣大青年的思政教育,卻由于缺乏專業的思政教師使教育內容浮于表面,對學生影響不深刻,影響教育質量。因此形勢與政策課與共青團組織思想引領工作有結合的必要性。
筆者根據團干和兼職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經歷,認為二者可以做以下結合:
形勢與政策課按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每學期不少于8個課時,但對于其他30個課時甚至60多個課時的課程來說,顯得零散、碎片化,難以引起學生甚至輔導員的重視。共青團主題團日活動按要求是以班級為單位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并完成規定動作后要組織相關時政熱點和文件精神的學習。
筆者認為主題團日的學習內容可以把形勢與政策課的內容涵蓋進去。一是可以避免時間的重復。形勢與政策課要占用教學時間,主題團日活動需要占用課余時間,對于課程緊張的高校,可以直接把二者時間統一,便于時間的協調,且主題團日活動是以班級為單位,形勢與政策課開展小班教學,教師可以關注到更多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引領工作。二是強化了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教學紀律。主題團日活動是共青團組織每月嚴肅的組織生活內容之一,在活動現場各位團員及青年都會保持嚴肅認真態度,現場出現玩手機的現象較少。形勢與政策課在這樣的氛圍里,教學質量將有保障。三、提高了主題團日活動的效果。班級主題團日主要由班級團支書主持,學生團干部缺乏組織學習的經驗,也無法深入詳細地解讀國家的大政方針。形勢與政策課PPT是由相關教育部門同意下發的,課程內容都是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的成果,正好可以彌補主題團日活動無專業教師的不足。
形勢與政策課課程內容為最新國內外時政,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統一下發的講稿和ppt對于每一專題的涵蓋面廣,從史實回顧到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對于規定課時來說無法展開深入,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并開展互動,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目前形勢與政策課可以通過慕課進行反轉課堂形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形勢與政策課融入到主題團日活動后,可以將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運用到主題團日活動中,活動前開展自學和自主討論,活動中開展主題分享。這讓主題團日活動教育工作延展到學生日常生活中。為保證主題團日的活動效果,可以開展志愿服務、參觀學習等社會實踐活動。這些形式運用于形勢與政策課課后會鞏固課程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切實體會并踐行學習精神。對于慕課反饋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關注或討論激烈的熱點,可以邀請資深的專家組織進一步的講學,形成好的輿情氛圍。
學生形式與政策的最終成績是4個學期取得成績的平均成績,而每個學期教授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均不相同,教師難以對系統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給出綜合打分,只能以論文加單次學期的考勤作參考,減弱了本課程設置和考核的效果。
形勢與政策課與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結合后,考核不再是時間點的考核,而是時間線性考核,學生的形勢政策成績應包含專題講授、線上線下討論、期末考核等,形成綜合性的評價體系。考核的成績除了給與成績作為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定,也可以作為團員民主評議標準的重要方面,讓團員民主評議標準具體化指導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