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宇
(遼寧鐵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國有企業要想獲得快速的發展,需要培養和鍛造一批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干部隊伍。所以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顯得極為重要,筆者在本文中對國有企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戰略思考進行研究。
黨管干部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創立初期并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長期堅持的根本原則,是完成新時期新任務的組織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對黨管干部的原則一如既往的堅持和貫徹。
從宏觀上來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地位決定了國有企業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共產黨對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負有重要責任。尤其是改革開放后,一切工作圍繞經濟工作開展,作為黨在經濟領域的先行軍,國有企業發展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直接影響到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所以,不管國有企業處于什么樣的的環境,進行怎樣的變革,黨管干部原則必須堅持,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才能保證黨統領經濟建設。
從微觀上來看,企業黨組織要想把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的發揮,就必須堅持黨管干部這一原則。黨絕對不能喪失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權。堅持國有企業黨管干部原則,保障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組織在企業中能否把政治核心作用紛紛充分的發揮,關鍵是黨領導國有企業的決策、監督和執行,關鍵是黨的領導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相融合,不能搞兩張皮。領導班子出現問題,那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不能在國有企業中有限的貫徹。要是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很難把企業發展壯大,因此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對國有企業決策、監督、執行層進行宏觀把控,才能更好地發展企業。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怎么管干部,沒有清晰的界限。因此在國有企業管理中,出現不會管的現象。這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快速發展更沒有把黨管干部的原則充分的發揮。
國有企業在干部隊伍管理過程中,僅僅重視企業主要領導人員的管理,對企業經營人員、中層等的管理沒有重視。沒有充分認識到在國家經濟發展進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經營管理者和中層管理人員的重要性。同時,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懂管理并懂技術的復合型高層次管理人員匱乏。
總而言之,就是在宏觀上進行管理的時候要對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重視:其一,對人事制度加以研究和重視,制定和企業實際情況相符的人事管理制度,對企業人事改革加以指導。其二是保障企業經營者評價系統和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其三是不但對公司人事制度的法治體系加以完善,做到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其四是確認審計事物、資格確認等機構的建立和建設。
管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對他們進行管理涉及到培養、選拔、任用、監督、教育等等,這些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不然會影響國有企業黨管干部的原則,也難以體現黨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導致國有企業經營者濫用私權、以公權謀私利,最終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長時間以來,在國有企業不斷加強黨對領導干部的管理,經過長期性的教育,他們形成了正確的三觀,在國有企業內部全體黨員中開展系列活動,如黨員先進性實踐活動等,在民主生活會、中心組學習、崗前廉政教育等等方式,讓他們對當前的形勢有清醒的了解,對自身和家人嚴格約束,形成正確的認知,這對他們今后的發展和企業水平的提升很有幫助。
國有企業姓黨,但是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下,要遵從市場競爭規則。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重視資歷的評價模式,應該對其領導能力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作為衡量的標準,在黨管理的前提下樹立績效第一的理念。組織部門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健全以能力為導向的用人機制,為國企選拔更多德才兼備、思想堅定的管理型人才,加強和鞏固黨在經濟領域的領導。
目前康莊大道已經劃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經確立,這也是黨和國家根據新的歷史形勢做出的新的判斷和決策。作為黨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應該對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方式和執政形式不斷完善,堅決服從黨和國家的領導,不斷深化黨管干部原則,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國有企業和經濟領域不斷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