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嵐
(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8)
鋼琴演奏是一門藝術,高超、熟練的演奏技能至關重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心理素質在其中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幫助鋼琴演奏者發揮出正常的演奏水平,不至于因為緊張等心理影響演奏效果,鋼琴教學中的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進行鋼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的同學,其在平時的表現與公開演出時的表現有較大的出入。同學們在公共演出時出現的一些刮音、錯音和一些不必要的間斷都會使得表演不盡理想。
對于很多從小熱愛音樂,并且想要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會是一種憾事。在國家大力度倡導教育改革的今天,由于同學們的先天素質不盡相同,很多的教學模式仍然延續著比較傳統的模式。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僅僅關注和注重學生對于技術的練習和音樂形式的表現,而對于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卻是處于一種被忽略的狀態。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從心理學意義上的認知學習。對于學生的心理因素究其來源,我們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些剛剛步入音樂校門的學生,對于鋼琴的表演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基礎概念。有一些人天生膽子比較小,對于眾人的眾視下充滿膽怯。因此在一些鋼琴的公開表演中會充滿著拘束,在演奏的過程中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精力也不能完全的集中到鋼琴的練習中,因此這就使得平常的鋼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還有一部分學生,并不是先天的心理素質較差。而是在后天形成過程中,由于有太大的心理壓力而造成心理素質較差。對于有一些鋼琴實踐經驗的同學來說,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會存在著來自周圍很多的壓力影響。比如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期待,來自考試成績的壓力,來自周圍同學的無形影響等等,都會使得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失衡。
對于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不能夠做出合適的正確的評估,在希望自己超水平發揮的過程中。總是有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彈奏出現一些問題。
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方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鋼琴彈奏的練習手法不夠完善。在讀譜和一些難點練習上的加強程度不夠。對于背譜和一些音樂的展現形式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到位的,這些都會導致現場發揮失常情況的發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也也會對鋼琴學習者的心理素質形成一定的影響。
首先,感知力。感知力是心理學的一部分,包括感覺力與知覺力兩方面,屬于客觀事物在人的感覺器官中的直接作用,是大腦認識活動的基礎,也是審美感覺的基礎。在鋼琴教學中,要認識到感知力的重要性,特別要注重聽力方面的培養。
其次,理解力。理解力是對事物之間聯系的認識,屬于思維能力的一種,基本上就是直接理解力與間接理解力。直接理解力就是親身體驗,間接理解力就是通過以往經驗等通過分析綜合等實現的理解。作為鋼琴學習者的一項重要心理技能,理解力不可或缺,主要是因為鋼琴演奏的時候要能夠全面的表現鋼琴作品,首先就要對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包括演奏的內容、思想、藝術表現形式等要素,這樣才能有創造性的表現。
再次,聯想力。聯想力屬于一項積極的心理能力,主要是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個事物的過程,主要有自由聯想、相關聯想、對比聯想等。通過聯想能夠更好的塑造音樂形象,讓形象變得鮮活生動。比如,在演奏鋼琴曲《牧童短笛》的時候,通過深入的聯想,出現這樣的畫面,江南水鄉中,牧童騎在牛背山,吹著竹笛,在田野中悠閑的放牧,這樣能夠塑造出比較經典的音樂形象,再比如,演奏協奏曲《黃河》的時候,演奏人員依靠豐富的聯想力,塑造出偉大的母親河胸圍壯觀的形象,接著聯想到黃河兒女萬眾一心抗擊日寇的偉大精神和氣概。
最后,情感力。鋼琴教學中的心理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情感力。情感是鋼琴音樂藝術的靈魂與生命,這點在鋼琴界早已達成共識。匈牙利的“鋼琴王子”李斯特曾經說過“鋼琴演奏是內心最純的感情的火焰,是血管中流淌的血液,感情在音樂中能夠獨立的存在……”。鋼琴演奏就是演奏人員能夠舍身處理的情感體驗,也是作曲家的情感與演奏者情感的融合,給觀眾“聲情并茂”的感覺。
鋼琴的公開演奏是一位鋼琴演奏者對于自身平常練習的集中表現,只有在鋼琴的教學和平常的鋼琴學習中,注重自身心理素質的提升,在學習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的正確的自我評估,才能在鋼琴時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并且營造出更高的藝術效果。注重鋼琴學習者在時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是鋼琴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心理素質在鋼琴表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鋼琴演奏屬于即興發揮,現場的發揮狀況跟心理素質密切相關。一方面,在鋼琴訓練中要訓練學生的注意力,抗干擾能力等,減少因為在鋼琴演奏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導致的心理緊張,要能夠用強大的心理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鋼琴演奏中。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信心才能更好的面對一切事情,如果連自己都否定自己又如何獲取別人的肯定呢?鋼琴演奏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在心理上樹立自信心。這里我們所說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狂妄的自信,是通過合理評價之后樹立的自信心。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演奏狀況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要多用肯定的語氣評價學生的演奏,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學生要參加鋼琴演奏表演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鼓勵和打氣,或許一個肯定的話語、鼓勵的眼神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自信,從而在演奏中發揮最佳水平。
在鋼琴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在演奏時的心理素質是十分重要的。當代的從事鋼琴教學工作的相關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心理素質在教學中的演奏心理訓練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對影響學生的心理因素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些后天的來自于老師和家長方面的壓力,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產生影響。因此,在鋼琴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在和諧和溫馨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將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鋼琴的學習中。另外,教師在傳授學生相關鋼琴彈奏手法技術的同時,也應該給學生多多傳授一些關于鋼琴演奏的相關知識。
二是讓學生了解平常的練習將會在幾十分鐘的中全部展現,引導學生專心練習,集中訓練。幫助學生克服的恐懼心理,并且應該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安排更多的公共表演的機會。
三是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估,正確客觀的自我評價與公開表演的效果好壞有一定的關系,擁有客觀的自我評價,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平常的訓練多一些注重,不盲目追求所謂的“超水平發揮”,教師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正確引導學生對于外界環境壓力的處理態度。
四是對于鋼琴的教學,教師應該多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愛好,讓學生在鋼琴的學習中產生快樂,而不是通過制定很高的目標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應該盡可能為學生減輕相應的壓力。
五是提升平時練習的效率。教師在平常的鋼琴教學中,更加注重給學生灌輸一些關于藝術在表達方面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勤加練習的好習慣,提升學生演奏的信心。鋼琴的表演是一種時間的藝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習需要在平常多多加強練習,并且在練習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自身效率的提高。多進行正能量的心理暗示,對于在的幾十分鐘內完美的展現自己平常的功底樹立堅定的決心。在過程中,能夠擁有頑強的定力,抵制外界環境的變化因素,將表演達到更高的藝術表現層次。
鋼琴演奏是一項復雜的技能活動。在整個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能進行系統地訓練,而且要對學生鋼琴演奏的心理素質進行有計劃、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在鋼琴演奏中發揮出最佳水平,教師的教學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