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滕春喜 黃巍
摘 要:當今的世界正在經歷著信息技術革命,而媒體作為信息革命的中心媒介,已深入到社會以及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一個新型的素質教育概念,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本文首先闡述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分析高職院校采用媒介素養教育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并陳述在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采用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媒介素養教育;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意義
媒介素養教育的出現對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來說都是挑戰,核心思想是妥善利用各種媒體和媒介物,對接受教育的人進行素質教育,進而推進其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達到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完善自我,積極參與社會發展進程[1]。
一、媒介素養教育的概念
(一)媒介素養教育起源
媒介素養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早期,1933年英國書籍《文化和環境:培養批判意識》中,學者利維特和桑普森提出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體系中來。在書中針對媒介教育提出了系統的教學建議。所謂的媒介素養就是指人們面對媒體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給出的定義)
(二)媒介素養教育的媒介選擇
媒介素養教育的宗旨是指導學習者正確理解并享用媒介資源,使學習者擁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課堂中媒介體選擇,不僅僅局限于過去常見的書籍、報紙、雜志、電影、電視等,還應該包括各種網絡媒介。媒介素養的發展經歷了從閱讀素養,到視聽素養,包括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再到數字化素養以及信息素養,包括電腦以及電子存儲設備等媒介,發展到現在的新媒介素養,包括互聯網和多媒體等媒介體[3]。
二、高職院校采用媒介素養教育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還是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教材的更新換代問題,英語口語教材的配套不夠完備,有的教材比較好,卻沒有語音播放軟件。還有就是每個學校的教學條件不一樣,缺乏硬件設施以及師資分配不均衡等現象限制了口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口語教學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總體來說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利用率較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師過于強調書本理論知識,缺乏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氣氛不活躍,打擊了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往往以老師教授的內容為主,學習視野不寬,學到的知識具有局限性。
(三)高職學生對于媒體信息的接受情況
高職學生接觸英文媒體狀況不太理想。學生從小接觸的大部分是單詞等過于單一的東西,比較枯燥,也難以應用,更別提日常交際,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不強。高職學生在接觸英語方面的媒介時第一反應是查看漢語字幕,或者直接使用翻譯軟件進行字面翻譯,大多數人做不到獨立思考,更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
三、在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采用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無論是何種媒介,如果應用在英語教學中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課堂中媒介體選擇,除了書籍、報紙、雜志、影視等材料,還應該包括網絡媒介。網絡傳播的信息擁有量大、內容豐富、檢索方便、復制便利等特點受到學生們的青睞。媒介素養教育的各種媒介選擇可以為教師提供無限的英語口語教學情景,以及學生練習交流的背景選擇。無論哪種媒介,都是學生接觸西方文化的最直接方式,不需要再通過轉換漢語,可以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
英語教學大多重視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卻忽視語言教學中的語言意識能力的培養。語言意識是學習者對于語言傳達的思想意識等進行分析和評論的能力。英語學習者不應該僅僅學會語言的表層含義,更應該識別語言形式背后隱含的各種思想和意識,真正理解媒體所要傳達的信息及其意義意圖,擁有自主的認知能力和自主意識以及批判性思維。
總之,隨著人們對于新媒介素養的認同,如何提高新媒介素養也會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在高職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中引進媒介素養教育具有一定的意義,亟待我們推進。
參考文獻
[1] 覃川,李海霞,戚天雷.媒介素養與媒介德育創新大中學生如何應對色情與暴力信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 劉念.媒介融合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64-65.
[3] 仇加勉,王平原.媒介素養教育之我見:從“媒介素養要從青少年抓起”談起[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