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恒勤
摘 要: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高效課堂研究已成為許多老師研究的課題之一。課堂提問是溝通教材、老師、學生的重要渠道。教師對課堂提問是高效課堂研究的主要內容,有藝術性、啟發性的提問,能夠進一步提高堂學習的實效性。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有效策略入手,旨在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研究
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又是創造一切事物的原始出發點,一切事物的發明創造都是由一個小問題開始的。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提問又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最為主要策略。運用好課堂提問技巧能讓老師更好地把控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尤其是初中數學課堂能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問現狀分析
提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很多老師對課堂提問策略和技巧缺少研究和思考,導致課堂提問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一節課老師提問的問題很多,實際上,這些問題缺少老師的精心設計,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問問題過多,質量不高
老師為了營造所謂的課堂氣氛,不分主次,不顧學生的學情和學生的實際狀況,把過去的“滿堂灌”改為“滿堂問”。表面上看,這節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很強,但實際上,學生缺少對問題的思考,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問題。教師所提的問題都是一些概念性問題,每個學生基本上都能夠回答出來,長此以往,學生會依賴教師的問題進行學習,壓制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不利于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沒有精心設計問題
老師對所教學的內容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沒有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教學。對問題的提出有很強的隨意性,是為問題而問題。有些問題過于簡單,沒必要給學生提出來,提出過于簡單的問題,只會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有些老師提出的問題過于深奧,學生無從下口,不知從何思考,大多數學生都回答不出來,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老師提問只關注一些優等生
一些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怕學困生回答不上問題浪費課堂時間,為不影響課堂進度和課堂流利性,只會讓優等生回答問題。導致學困生不積極地參與思考,成為課堂上的局外人。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下降,沒有對以后數學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假若老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于回答問題,老師要給學困生提供平等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喜悅感和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喜歡學習數學。
二、有效性課堂提問的特點
1.提問要抓住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對小學生來說,抓住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創設情景,把死板的靜態知識變成動態的、活躍的,變成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提問。老師要注意學生的興趣愛好,所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在舉例子的時候,可以把一些寓言故事和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引入問題進行提問,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對問題的興趣,而且能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2.提問要有針對性,緊扣教學目標
教師在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劃出來,把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作為提問依據。讓設計的問題簡單明了、緊扣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問題不要設計,不要提問。
3.提出的問題要有啟發性
老師針對教學的內容設計問題,問題的設置上要注重啟發性。要鼓勵學生去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
三、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1.抓住提問的時機
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般要溫習舊知識,這時候提問要涉及舊知識,還要注重學習的新知識,也就是說,在原有的知識上要找到新的知識。在七年級數學“因式分解”中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時,我是這樣設計提問的:先復習倍數,3的4倍是多少?同學們回答12,因為3個4就是12。老師又問:12是3的幾倍?學生回答4倍,老師問:怎么算出來呢?學生回答:12除以3等于4。為什么要使用除法?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引入本節課學習的重點知識。
2.問題的設計要抓住學生的心理
老師實施教學的時候要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思維狀態,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要對回答積極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也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并且分析出錯誤的原因。小學生都有好奇、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為此,老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以游戲、故事、謎語、競賽的方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生動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總之,教學中教師要聯系教學實際,優化問題設計的內容,把握好提問的時機,講究方法和技巧,不斷地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有才.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5).
[2]文貴雙.淺談數學課堂提問[J].中學數學,2011(11).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