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明
摘 要:學習物理對于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當前初中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物理教學,并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實驗教學法對于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要從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入手,并就具體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物理;重要性;應用
實驗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實驗的方式開展課程的教學活動,它對于增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將其應用到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可以有效將一些復雜、抽象的知識轉變為簡單、形象的知識,從而更便于學生理解與學習。
一、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說教式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再加上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教學活動的枯燥、乏味。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低、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而借助實驗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轉變學生學習模式,即從被動接受模式轉變為自主探索模式。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氣氛,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
2.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枯燥,而中學生正處于愛玩、好動的年紀,所以他們不愿意學習物理知識,甚至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而這對于他們今后物理方面的學習非常不利。因此,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便可以嘗試借助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物理問題開展實驗性研究,讓其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提升自身對物理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驗能力
在初中物理學習當中,如果只是依靠講解教材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極易造成學生對知識點的不理解。所以,便需要教師借助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以便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物理知識水平。
二、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巧設實驗情景,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在物理實驗課堂開始之前,教師要提前準備好物理實驗器材,然后再根據教學計劃,設計物理實驗的情景。但需要注意的是,設計的實驗情景不要一成不變,要有所創新。如在進行“重力”實驗操作時,不要只是“教師做,學生看”,可以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如采用“拋木球”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將木球向上拋出,并觀察其運動路線,以此來引出重力的相關概念。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理論教學與物理實驗相結合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物理實驗教學法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增進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高他們的實驗觀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操作相結合,以便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可以適當地改進實驗教學的方法,使演示的現象更加明顯,以便可以讓學生親眼觀察到物理現象,提高他們對物理課程的探索欲望。同時,在此環節中,教師還需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向他們提問一些與實驗相關的問題,從而可以讓他們就問題進行探索,提高他們課堂學習的專注度,進而幫助他們盡快地理解物理知識。
3.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分組合作法進行課堂的學習活動,以此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也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升他們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如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實驗之前向每個小組提一些問題,然后讓他們自己在實驗之前,做好任務分工并就問題進行探究與記錄。那么在學生探究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觀察并記錄學生在實驗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最后在實驗完成后,再向他們進行詳細的講解。以此可以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更便于他們掌握物理知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借助實驗教學法開展物理教學活動,對于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并可以借助實驗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主動地發現物理問題、分析物理問題、解決物理問題,從而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習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將實驗教學法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還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學習情況,進而可以為其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高珂.做好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
[2]王娟娟.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
[3]周禮琴.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芻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