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霞
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學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因為其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更多政治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繼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所以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為例,談談基于新課改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多種途徑,旨在為學生學習構建一個輕松、愉悅、有效的課堂,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進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新課改
就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整體情況并不是很好,無法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簡單分析,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多以灌輸式或一刀切教學法為主,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鑒于此,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我認為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并創(chuàng)設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接下來,本文就從以下幾點進行具體闡述,希望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其他一線教師教學提供可參考價值。
一、明確教學目標,奠定教學基礎
教學目標,顧名思義,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及預期達成的結果。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目標的合理科學制定,不僅關系著整個教學過程的有序實施,還在無形中起著引領學生更好學習探究的作用,繼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以“和朋友在一起”教學為例,我會結合學生學情及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為接下來課堂深入教學奠定堅實基礎。首先,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了解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交友方式及范圍會發(fā)生變化;學會正確把握友誼。其次,能力目標:能夠正視交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學會處理。最后,情感價值觀目標:理解友誼給人類帶來的力量,善交益友,懂得友誼的重要性。由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是整堂課教學的靈魂,我們教師應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清晰合理化的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理論聯(lián)系生活,加深知識理解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學生生活存在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不僅能拉近學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還能在無形中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繼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正所謂“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將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無論對學生學習還是教師教學均有重要意義。以“愛在家人間”教學為例,為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家中親情的可貴,讓學生能正確看待與家人間的碰撞與沖突,讓家更美好,我便先借助古詩《游子吟》引出本節(jié)課課題,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隨后,為讓學生真切體會到什么是“親情”,我便為學生講述了一個關于自己的親身故事,并讓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自身對“家”及“親情”的理解,這樣既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又讓學生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實現(xiàn)雙贏。
三、小組合作探究,營造良好氛圍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的同時形成民主互動的和諧氛圍,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對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小學合作探究教學法意義重大。以“情緒的管理”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正確對待各種情緒,并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我便在引領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形式探究如何控制或管理自己的情緒,啟迪學生思維同時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效率。如的學生認為“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還有的學生認為“可以去室外進行適當?shù)倪\動進行發(fā)泄”。有效的合作學習必能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個人才智、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個人潛能的不斷發(fā)展,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四、課堂激勵評價,增強學習信心
學生學習需要自尊心的保護、自信心的支撐,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表揚,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法律保障生活”教學為例,為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和保障作用,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樹立法律意識,我便在引領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后,為學生出了一道材料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并大膽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對于積極回答并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如“看來你有認真聽課,回答得非常棒。”對于積極回答但回答錯誤的學生進行口頭激勵,如“你能勇于回答問題我很欣慰,但回答得還不夠完善,再想想。”由此,通過我對學生的激勵評價,不僅鞏固和發(fā)展了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為學生日后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無論對學生學習還是教師教學均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文就立足自身教學實際,從以上幾點進行的具體闡述,旨在構建有效課堂同時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進步。以上所述僅是筆者的一些粗淺看法,我相信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等待大家挖掘,真正激活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學習能力及成績取得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洪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67-68.
[2]廖麗敏.淺談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9(8):27-28.
[3]楊樹德.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64-6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