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摘 要:紀錄片是影視行業內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影視界的發展存在重要意義及價值。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制作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紀錄片作為記錄自然人文等事物的影視作品,其內涵意思深刻,不僅需要具有深刻意義的體現出一個物種或一個群體的生存狀態,還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表達出人與自然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紀錄片是現代電影的母體,是一種具有很強的藝術意義的影視展現形式。電視的發明推廣對于紀錄片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意義,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對于觀眾的積極影響遠大于一部故事片或商業片,優秀的紀錄片作品能夠強烈的震撼觀眾內心。目前,人們對于紀錄片中體現出作者的較多主觀意見以及內心的感悟,與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制作手法存在較大爭議,然而哪一種表達方式更加正確呢?在下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對于紀錄片導演對于作品主客觀表達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紀錄片 導演 主觀思想 客觀思想
一、紀錄片的定義
紀錄片就是通過攝像機來記錄某一時間段所發生的某些事件,“Documentary”是紀錄片發展的開端。此后,紀錄片通過不斷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種類的紀錄片形式,常見的有:外紀錄片、特別紀錄片、調查性紀錄片以及微型紀錄片等不同的種類。紀錄片的創作意義較電影相比存在許多差別,因為電影的制作意義主要是記錄創新的故事與已經發生過的故事,然而紀錄片的制作意義更偏向于記錄真實存在的故事,一般的紀錄片更加具有客觀性,很少會融入過多的主觀意識的揣測與編排。所以紀錄片所展現的生活、歷史、自然以及某一時 期的社會現狀更加真實,具有可信性,是人們通過影視形式去了解歷史真相的重要途徑。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紀錄片《南京大屠殺》,其內容更加還原歷史真相,更加客觀,并且能夠讓觀眾更加直觀的去了解融入事件,當該紀錄播出后,得到了強烈的反響,人們對于南京大屠殺的悲憤心情是許多影視作品所達不到的,強烈的激起了人們的愛國情懷。所以,藝術的真諦在于表達藝術內容的本身,紀錄片基于故事片去更加真實的進行敘述,也是最顯著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
二、紀錄片中的主客觀思想表達
紀錄片所表達的內容都是貼近現實的素材,其表達形式不僅能夠更加吸引觀眾并且更加具有說服力,在紀錄片傳播真實故事的同時還能讓觀眾真正的了解故事的內涵。然而,紀錄片導演自身的思想觀念對于人們的了解故事與引導方向存在著重要影響,所以導演的藝術角度與思想高度對于紀錄片的質量起到了決定作用,我們在觀賞紀錄片后的真實感受也受到了導演的不小影響,所以好的導演制作的優秀良心紀錄片才能讓人們真實的去了解故事。在很多紀錄片中通過藝術手段與剪輯方式將導演所感所悟毫無痕跡的展現在影片作品中,例如家喻戶曉的《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其內容記錄的是我國的美食,強烈的引起了人們在觀后對于中華美食的了解欲望,激起了人們濃濃的鄉愁與兒時回憶。導演將這些美食通過藝術手段激起了人類的情感活動,通過自身的感悟表達直接影響觀眾的心理活動。無論是任何種類的紀錄片,都避免不了主觀思想的影響,但是紀錄片的創作意義就是表達真實情況,也是紀錄片存在的真諦,應該影響觀眾情感活動的是紀錄片所表達的人物或事件,只有被記錄的人物或事件才能夠真實的反映故事,讓觀眾產生正確且強烈的感悟與影響。
三、紀錄片拍攝的例子
紀錄片的內容一般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然而導演的文學素養與作品有著直接關系,這就需要紀錄片導演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才能制作出優秀的作品。在我國,有許多優秀的紀錄片作品,然而作品的背后離不開導演的優秀技術。當今紀錄片繁多,然而想要觀眾對記錄片過目不忘并不簡單,所以獨具一格的拍攝風格與方式就尤為重要。在我國這樣的紀錄片導演并不少,例如我國的著名紀錄片導演張以慶,他拍攝的《幼 兒園》不僅在國內引起很大的關注,在國 外也有很高的關注度,不僅如此,他還拍攝了《舟舟的世界》等紀錄片。然而,他 拍攝過程中,過分彰顯了個人的主觀思 想,獨特的風格成為人們關注、爭論的焦 點。而張以慶回應自己拍攝的紀錄片是經 過修辭的。張以慶的個人觀點,引起了很 多爭論。這些爭論中,有些人反對導演的 這種強力渲染主觀思想,然而,有些人深 受這些情緒的感染,覺得紀錄片就應該能 夠渲染出這種情感。然而,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立的思想和不同的觀念,眾口難調。 所以,紀錄片的拍攝也是一樣。
四、主客觀表達的方法
紀錄片導演在創作作品時,應保持初心,牢記電影來源于生活,素材貼近生活的原則。紀錄片導演應重視電影拍攝的環境因素,創作更加具有藝術性的紀錄片。拍攝紀錄片時本著真實性的原則進行,因為真實的人物與事件才能夠真正的感染觀眾,所以不僅要保障時間真實的基礎,更要注意不能過分的渲染故事情節,加入過多的主觀認知。平淡易懂的語言不但能夠讓觀眾直觀的了解故事,還能夠減少觀眾的厭煩感。對于紀錄片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真實,所以才選景選材時應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始自然的真實性,過多的運用表演技術往往使觀眾感到不真實。紀錄片的藝術特性決定了它必然要“表意”,然而紀錄片運用的聲音與影像系統則是紀錄片表意的基礎。所以紀錄片在傳達意義時的重點在于聲音與影像系統的
表達。
五、結語
紀錄片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對于歷史、人文自然進行正確且深刻的認知,在創作時應牢記真實性的原則。在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中,無論是導演的主觀表達還是客觀表達都缺一不可,導演主觀意識的表達,能夠更直接的帶動觀眾的情緒,加深觀眾對于紀錄片的印象認知,但是導演應當牢記真實正確的價值觀,避免過于個人色彩,合理的進行主觀意識渲染,讓觀眾感受真實的紀錄片。然而導演的客觀表達也十分重要,在紀錄片拍攝工作中,應當讓被拍攝者盡自身最大能力去還原故事的真是效果,避免外界因素的影響,融入故事本身才能夠最大程度的讓觀眾去理解。所以無論是主觀意識的表達還是客觀意識的表達都十分重要,只有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感染觀眾,并且呈現出原汁原味的故事真想。
參考文獻:
[1] 王璇.紀錄片導演對于作品的主客觀表達方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7.
[2] 楊會.詩意化紀錄片:《持攝影機的人》[J].電影評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