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陳志剛
摘 要: 本項目在研究中,針對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學生意識形態中遇到的若干問題,運用邏輯推理進行了理論解釋和理論推導,以推動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建構為目標,以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重點,積極探索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學生意識形態的教學方法,以期為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進而推動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 新時代;思政課;意識形態;教學方法
研究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是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然選擇,必將有助于我們豐富和創新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思維模式,有助于提高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抓住高校學生的具體階段性特點,有助于我們將我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有助于有效地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從而增強我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
1 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是塑造人、引領人、培養人的有效陣地,我們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做好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環節至關重要。本研究能夠為我校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依據,也必將有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增強服務能力、落實立德樹人、增強課程的實效性。創新研究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學生意識形態的教學方法,對于我校乃至體育院校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理論及現實意義。本文將會對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提供較大的借鑒意義。
本研究將對如何在新時代我校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問題的有效途徑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為解決目前國家提倡的重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途徑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可以探索出一條加強我校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途徑,為學校的后續發展提供經驗,在實際工作中體現指導意義。
2 新時代“思政課”中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現狀
目前,各高校極為重視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不僅體現于學工部、團委、輔導員對于學生的教育引導,更體現于思政課中對于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加強和引導。我校始終極為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院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的特點不同,我校學生活潑、好動、專項技術好、進取心強,但對于理論課興趣不足,在課堂中,多數學生聽課非常認真、緊跟老師思路、積極回答問題,但仍舊有部分學生動力不足,注意力難以持續集中。因此,可以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提高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性發展,使新時代體育院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內容更具深度與廣度,更好地發揮體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意識形態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3 新時代“思政課”中加強我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3.1 在“思政課”中加強對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
目前,大學生比較關注一些有趣的新聞、抖音、一些社交媒體等,但是對于央視或其它地方臺新聞的關注相對較少,因而對于國家的方針、政策的了解不足。我們可以通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授課、視頻教學、加強對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并引導學生關注央視新聞,下載主流媒體的APP,每日了解一些重要的新聞,以增強對于學生意識形態方面的引導和教育。
3.2 通過“道德模范”進課堂,使學生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目前,我校思政課主要采用傳統的教授的形式,配合實踐教學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請國內、省內的道德模范進入課堂中,通過親身經歷、言傳身教、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榜樣就在身邊,自覺向榜樣學習,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校園內也有道德榜樣,我校部分師生有過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事跡,并且有些已在新聞媒體報道,這些人都可以走進課堂,對學生意識形態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自覺學習道德模范。
3.3 通過對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豐富“思政課”教學方法
對于學生的意識心態的教育、引導,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如在教師的講授后,在課堂中的某一個時間段,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翻轉課堂、網絡教學軟件的互動,使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積極參與到課程中來,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產生較好教學效果。
3.4 以實踐應用案例,進一步檢驗教學方法改革成果
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學生真正從被動的聽眾,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在我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其中一個內容就是情景劇排練、表演,學生通過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表演校園內外的案例,以揭示一定的道理,有一個班的學生表演的主題是《關愛殘疾人,從我們做起》,學生自編自演了一個情景劇,并且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團隊的合作,將其做成了一個視頻,并且最后將主題升華。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切實促使教學方法進行了新的嘗試,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通過這些方法,真正實現對于我校“思政課”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加強學生意識形態,拓寬思政課的授課思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袁小云.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
[2]李宗建.論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的精神品質[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