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環宇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采取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 方法 該次實驗4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均為方便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該院收治的,隨機劃分兩組,每組24例,對照組開展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研究組則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統計各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在治療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研究組分別是95.83%和4.17%,對照組分別是79.17%和25.00%,兩組優良率(χ2=4.235,P=0.039)、并發癥發生率(χ2=5.312,P=0.023)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更優(P<0.05);在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方面,研究組分別是(612.34±57.64)mL和(139.74±15.69)s,對照組分別是(585.34±49.63)mL和(113.84±19.68)s,術中出血量(t=2.188,P=0.032)、手術時間(t=6.343,P=0.000)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中均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全髖關節置換術具有較低的并發癥發生率,而且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復健康,但是其手術時間長,具有較大的術中出血量,因此,治療期間,應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對治療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關鍵詞] 老年股骨頸骨折;半髖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1(c)-00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Forty-eight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venient selection femoral neck fractures were enroll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4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hemiarthroplasty. The study group accep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performed to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each group.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the study group was 95.83% and 4.17%,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17% and 25.00%, respectively.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χ2=4.235, P=0.039)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χ2=5.312,P=0.023),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operation time, the study group was (612.34±57.64) mL and (139.74±15.69) s, respectively. The group was (585.34±49.63) mL and (113.84±19.68) 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2.188, P=0.032), and the operation time(t=6.343, P=0.000)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hemiarthroplasty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has a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elps patients recover early, but The operation time is long and has a larg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refore,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the treatment method should be rational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Hemiarthroplast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Complications
因為老年人群自身抵抗能力、免疫能力相對較弱,往往伴有骨質疏松癥狀,若意外出現外力撞擊,極易誘發股骨頸骨折[1]?,F階段,股骨頸骨折已經發展成為老年人群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女性人群,骨折后一般合并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折不愈合等狀況,占比超過20%[2]。當前,臨床上,治療方法以髖關節置換術為主,該方法有效彌補了內固定治療、保守治療的不足,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而且該方法操作方便、簡單等特點[3]。但是因為手術過程相對繁瑣、復雜,要求操作人員具備較高的操作技術[4]?;诖耍摯窝芯酷槍υ撛?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進行簡單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劃分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對照組(n=24)中,男15例、女9例;年齡68~85歲,平均年齡(77.68±1.35)歲;致傷因素:滑倒摔傷、車禍意外傷、高處墜落上和其他因素致傷分別有9例、2例、12例和1例。研究組(n=24)中,男16例、女8例;年齡69~84歲,平均年齡(77.71±1.42)歲;致傷因素:滑倒摔傷、車禍意外傷、高處墜落上和其他因素致傷分別有10例、2例、11例和1例。組間基線資料對比,包括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經MRI或者CT等影像學方法檢查提示為股骨頸骨折;②符合股骨頸骨折李闖診斷標準;③由患者本人同意并簽署研究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缺乏完整臨床資料者;②存在精神異常、心理障礙者;③合并肝臟、心臟及腎臟器官功能障礙者;④存在較差手術耐受性者;⑤因個人因素拒絕或者中途選擇退出者;⑥配合度較低者;⑦存在藥物過敏史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半髖關節置換術: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調整至側臥體位,確保患側處于上側,通過常規消毒方式對骨折部位進行消毒,于髖關節后外側作一切口,切開關節囊,若關節囊存在增生狀況,則切除部分,利用股骨頭取出器將股骨頭取出,后將大約1~1.5 cm的股骨矩保留下來,沖洗髓腔,并于髓腔內部通過骨水泥槍注入該液體,與此同時,準確安裝雙極股骨頭假體,穩定、持續加壓固定,一直到骨水泥全部干燥、固定。
1.2.2? 研究組? 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前準備工作與對照組相同,全面清理盂、唇、髖臼剩余的關節囊、骨贅等,外展髖臼銼,角度大約是45°,前傾對髖臼磨削,角度大約是15°,全面沖洗骨碎屑,后于髖臼中注入骨水泥,植入符合標準的髖臼假體,穩定、持續加壓,一直到骨水泥全部干燥、固定。開展髖關節復位操作,并對人工關節穩定度、髖關節活動范圍及下肢長度進行判斷,后脫位并卸下試樣,通過組合方法于假柄上安裝股骨頭,利用塑料頭或者錘子將其打入并緊敲,最后保證髖關節復位成功。
1.3? 觀察指標
統計各組治療效果、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療效判定[5]:判定依據為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分值總計100分;①優:分值在90分以上;②良:分值介于80~89分間;③可:分值介于70~79分;④差:分值在70分以下。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00%。并發癥包括髖部疼痛、假體松動及脫位。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據的分析均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
在治療優良率方面,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指標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臨床治療老年骨骨折期間,應秉持循序漸進原則,具體如下:制動及臥床時間縮短;將骨折功能復位重點突出;采取牢固、簡單、安全的內固定方法。就股骨頸骨折而言,骨折后骨折斷端形成巨大的剪切力,雖然患者未承受較大負重,但是髖部肌肉自身存在收縮力,致使斷端部位剪切力增加,最終髖部出現疼痛現象[6]。
臨床上,通常利用內固定或者牽引方式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雖然該方法在短時間內具有一定成效,但是極易誘發骨折不愈合現象,有些甚至出現骨折壞死,有些患者由于長期臥床休息,進而增加了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泌尿系統感染、褥瘡及肺炎等,最終對預后效果造成影響?;诖耍委熇夏旯晒穷i骨折期間,應加強對恢復活動能力的關注,盡可能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以便減輕患者髖部疼痛,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據高俊等[7]研究中,對100例患者進行研究,采用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優良率為68.00%,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優良率為88.00%(P<0.05),可見,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價值顯著。
根據該次實驗結果分析,在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方面,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老年股骨頸骨折疾病治療期間,半髖關節置換術可使患者手術時間縮短,出血量減少等。但是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研究組與對照組分別是4.17%和25.00%,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P<0.05);可見,全髖關節置換術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避免其他疾病的發生,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在治療優良率方面,研究組是95.83%,對照組是79.17%,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上述內容可知,雖然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多,但是其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避免其他疾病的發生,使患者術后及早恢復健康。
全髖關節置換類型包括生物型和骨水泥型兩種,隨著科學及醫學技術的發展,生物固定假體:臨床各項操作、處理期間,均可以由骨長入路;骨水泥型假體:該方法使用頻率較低。生物型假體可有效保留原有骨質,其為患者二次翻修奠定了基礎。而骨水泥碎屑能夠對骨快速溶解誘導,及早恢復關節置換術后功能。
全髖關節置換在髖臼股骨頭及假體匹配度方面具有較高的精準度,而且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摩擦系數,假體摩擦并未對關節疼痛造成嚴重影響,往往無嚴重髖臼軟骨磨損或者誘發股骨頭脫位,縮減了假體使用時間,該方法有助于降低翻修率,就術后活動量較大的患者而言,更為適用[8]。但是由于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時間偏長,則要求手術醫師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全髖關節置換可將髖臼邊緣全面清除,充分顯現髖臼,確保髖臼假體平行于真臼。
盡管半髖關節置換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而且手術期間出血量減少,進而縮短了引流時間,降低了手術風險。但是,術后伴有髖臼軟骨磨損等病癥,致使髖關節部位脫位、疼痛[9]。原因如下:骨性髖臼與假體間配合度低,且骨性髖臼自負重區形成了應力,而且應力集中,若患者長時間運動或者走動,則會導致骨折部位髖關節中心脫位,僅需進行髖關節翻修。而全髖關節置換術操作相對復雜,手術消耗時間多,具有較高的手術風向,但是其可以全面匹配股骨頭及髖臼與假體,使髖臼軟骨磨損及組織磨損降低,同時也減輕了患者術后疼痛[10]。
綜上所述,老年股骨頸骨折疾病治療期間,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均具有顯著治療效果,盡管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高、并發癥發生率低,但是其手術時間長,而且術中伴有較多的出血量,所以治療期間,應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及骨折狀況對手術方式進行選擇,確保良好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任詩松,黃斌,劉輝均.微創全髖與微創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J]. 貴州醫藥, 2017, 41(7):749-751.
[2]? 胡濤.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 臨床骨科雜志, 2017, 20(1):56-57.
[3]? 張文, 高雁卿, 楊衛兵. 不同關節置換術式治療老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頸骨折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7, 32(2):180-181.
[4]? 黃永棟, 蔣衛平, 甘坤寧,等.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陳舊性股骨頸骨折術前風險評估及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8, 33(4):386-388.
[5]? Yong TK,Yoo JH,Min KK,et al. Dual mobility hip arthroplasty provides better outcomes compared to hemi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2018, 42(6):1241-1246.
[6]? 章曉云, 夏天, 陳躍平,等. 全髖關節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新鮮股骨頸骨折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 2018, 21(14):73-81.
[7]? 高俊,劉志華,彭偉君,等.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9):1203-1204.
[8]? 桂向洪. 人工全髖置換術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療效比較[J].醫學綜述,2017,23(12):2474-2477.
[9]? 王任才,鄧秋奎,樊磊,等.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與半髖關節置換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7, 14(3):73-75.
[10]? 金天明,黃燕.髖關節置換手術與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7, 27(23):112-116.
(收稿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