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凡 崔潤紅 靖濤 張云

[摘要] 目的 分析研討言語功能訓練對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的療效。方法 用1:1隨機數字法分兩組討論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8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38例,每組19例,對照組接受綜合治療和認知功能訓練,研究組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接受言語功能訓練,觀察兩組患者言語功能改善情況,并比較。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西方失語癥Wab評分,組內比較治療前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比較,研究組結構能力(9.8±1.3)分、運用(12.4±1.2)分、書寫能力(16.7±2.5)分、閱讀能力(18.7±0.6)分、命名檢查(15.7±0.3)分、復述檢查(15.7±1.1)分、聽理解檢查(10.7±1.2)分、自發言語內信息量評分(12.4±1.2)分高于對照組(5.8±1.1)分、(8.7±1.3)分、(12.4±0.8)分、(15.7±0.4)分、(11.4±1.1)分、(9.5±1.1)分、(5.8±1.3)分、(8.7±1.1)分(t=21.032、12.457、10.546、26.549、45.587、21.578、11.257、23.54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結論 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接受言語功能訓練后,其言語功能改善更為突出,患者和其家庭痛苦均得到降低,恢復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腦卒中;失語癥;老年;言語功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1(c)-006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peech func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apoplexy aphasia. Methods With 1:1 random number method in convenient selection 2 groups to discuss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March 2018 elderly cerebral apoplexy aphasia patients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8 cases, 19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cognitive function, the team in the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speech function training, speech function in both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WAb scores of Western aphas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of Wab scores in Western aphas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WAb scores of Western aphasia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tructural capacity of the study group (9.8±1.3)points, use (12.4 ± 1.2) points, writing ability (16.7 ± 2.5) points, reading ability (18.7 ± 0.6) points, naming examination (15.7 ± 0.3) points, rehearsal examination (15.7 ± 1.1) poi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0.7±1.2) points, the information score (12.4±1.2)points? in the spee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8±1.1) points, (8.7±1.3) points, (12.4±0.8) points, (15.7±0.4) points, (11.4 ± 1.1) points, (9.5 ± 1.1) points, (5.8 ± 1.3) points, (8.7 ± 1.1) points (t=21.032, 12.457, 10.546,26.549,45.587,21.578,11.257,23.548, P=0.000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Conclusion Speech function training is more promin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and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s been reduced, and their self-care ability has been restored,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improved.
[Key words] Cerebral apoplexy; Aphasia; Senile; Speech function training
腦部疾病較為常見的一種癥狀則為言語障礙,如腦外傷、腦血管病等[1],此類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對患者職業能力和生活能力造成嚴重影響。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失去或降低,甚至具有永久性,讓其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加之言語障礙會減弱患者社交能力,大部分患者會因此產生抑郁心理,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疾病治療。失語癥為言語障礙的一種,指腦組織半球出現器質性損害,在進行言語交流中,語言組織和表達、理解接收、感知辨識等功能發生失調。因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腦卒中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腦卒中疾病的重要表現之一則為失語癥,臨床神經科中較為常見。為此,該研究方便選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38例老年腦卒中患者分兩組討論言語功能訓練的優勢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用1∶1隨機數字法分兩組討論方便選取的38例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每組19例。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齡68~82歲,平均為(66.3±3.1)歲,腦梗死17例,腦出血2例,病灶部位:多灶性4例,基底節5例,頂葉4例,額葉5例;2例部分感覺性失語,5例皮質下失語,2例經皮質運動性失語,11例運動性失語,5例合并高血壓,8例合并糖尿病;研究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齡68~82歲,平均為(66.5±3.2)歲,腦梗死16例,腦出血3例,病灶部位:多灶性5例,基底節4例,頂葉4例,額葉5例;2例部分感覺性失語,4例皮質下失語,3例經皮質運動性失語,10例運動性失語,4例合并高血壓,7例合并糖尿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入選標準:①均滿足我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制定《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老年腦卒中失語癥判定標準[2];②均接受MRI或CT檢查得到確診,患者體征穩定、意識清楚;③發病前言語功能均正常,神志清晰;④均知曉此次診治干預方式,且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后實施。
排除標準:①病情危重者;②合并其他器官功能嚴重異常或衰竭者;③嚴重意識障礙者;④完全感覺性失語或智能障礙,無法配合此次研究者;⑤發病前則存在言語障礙;⑥先天性聾啞患者;⑦中途因故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接受基礎治療,防止并發癥、脫水治療、改善血循環、神經營養等,并給予思維、視覺、知覺、定向力等認知功能訓練,避免發生認知障礙。
研究組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接受言語功能訓練,具體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訓練聽理解能力:可用鑲嵌板、實物、圖片等物品,較為常用的用具則為圖片,其抽象性最高。將數個訓練圖片擺放在桌面上,可根據其實際狀況確定圖片數量,往往為1/6,被訓練者聽到訓練者的指令后,指認桌面上的圖片,若患者指認正確率達90%則可增加圖片數量,反之可適當減少圖片數量。若圖片數量>12個,則可進行2/12、2/9、2/6等訓練??砂凑掌鋵嶋H狀況確定圖片,如句子、短語、動詞、名詞。
②復訓訓練:患者需跟隨訓練者復述相應內容,按照患者具體水平確定所復述語句長短,往往依據單音節-雙音節-短句-長句進行訓練。需確?;颊咄耆斫庹Z句意思的狀況下進行復述,并確保復述語句內容清晰。
③命名訓練:用名詞圖片進行訓練,讓患者逐一進行命名,若無法命名,可給予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如文字刺激、口形提示、音頭提示等。
④組句訓練:把名詞、動詞、賓語等圖片放在患者面前,讓其根據圖片上所提供的內容進行組句訓練,如潺潺的流水、彎彎的小河、藍色的圍巾、紅色的帽子、買香蕉、吃蘋果等。
⑤閱讀訓練:將多張圖片放在患者面前,將圖片內容一一向患者呈現,讓其將圖片和字卡的內容進行匹配。針對閱讀能力較高者,則可閱讀短小類文章后回答相應問題,鍛煉其閱讀能力。
⑥朗讀訓練:讓患者朗讀字卡上內容,可進行口頭和音頭提示,按照單詞、短句、長句、短文的順序進行訓練。
⑦書寫訓練:書寫訓練方式需按照其實際狀況確定,針對書寫水平低者,需從抄寫著手訓練,患者抄寫字卡內容,若有改善,可讓患者看一眼字卡后,移開字卡,憑借自身記憶力寫出字卡上字。抄寫訓練達標后,需給予描寫訓練,用文字書寫圖片內容,可適當提示偏旁部首,根據其訓練效果,逐步降低提示頻率。
⑧計算訓練:按照患者實際狀況,進行計算訓練,如加減乘除,先從簡單的著手,如兩數相加,類似1+2=?的類型,根據其計算能力的改善逐步加大難度。
⑨唱歌訓練:根據患者自身喜好和發聲程度選定音樂練習唱歌,可以便已錄制好的DV,由患者自行跟唱,也可由患者自行唱。
1.3? 指標判定
干預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語癥Wab評分[3]。此檢查法采用了經濟發達地區失語癥檢查法的框架和理論,選用語句上按照漢語規則和習慣。共9個項目,包含結構能力、運用、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命名檢查、復述檢查、聽理解能檢查、自發言語信息量等方面。各項目評分等級不一致,計算患者最后所得總分,根據患者聽到訓練者指令后所給出答案的間隔時間,以及答案是否正常進行判定,分值越高則表明越良好,最后計算各項總得分。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西方失語癥Wab評分,組內比較治療前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比較,研究組結構能力(9.8±1.3)分、運用(12.4±1.2)分、書寫能力(16.7±2.5)分、閱讀能力(18.7±0.6)分、命名檢查(15.7±0.3)分、復述檢查(15.7±1.1)分、聽理解檢查(10.7±1.2)分、自發言語內信息量評分(12.4±1.2)分高于對照組(5.8±1.1)分、(8.7±1.3)分、(12.4±0.8)分、(15.7±0.4)分、(11.4±1.1)分、(9.5±1.1)分、(5.8±1.3)分、(8.7±1.1)分(t=21.032、12.457、10.546、26.549、45.587、21.578、11.257、23.54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見表1。
3? 討論
因腦卒中疾病干擾到腦組織語言或相關中樞,進而產生失語癥,出現理解接受、語言表達、組織運用、感知辨認等功能失調[4]。失語癥為腦卒中疾病所引發的最為嚴重的一種認知障礙。近年來,因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腦卒中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加之老年患者各項功能和器官逐步發生退化,失語癥發病率也有所增大。正常語言依賴于人體運動和感覺互相協調[5],當和此類功能相關的腦組織遭受損傷后,則出現語言功能障礙,癥狀表現為言語錯亂、失文法及句法、減低說話流利性、復述功能差、構音和命名困難、聽理解障礙等[6],此類狀況則稱失語?,F臨床治療失語癥的方式主要包含小組治療、計算機輔助治療、心理干預、阻斷去除法、Schuell刺激法、言語功能訓練等[7]。而臨床多種康復理論均基于腦組織可塑性較強的基礎上。大腦兩側半球存在豐富的神經元網絡,此為語言功能恢復重組的條件之一。給予常規藥物和家庭社會支持等干預,患者言語功能也可得到一定回復。因康復理論逐步發展,該研究認為正規言語功能訓練或治療仍然無法被自然恢復所替代,所以,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需接受系統性言語康復方案干預。
該研究中納入38例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分兩組討論后,結果顯示組內比較治療前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西方失語癥Wab評分比較,研究組結構能力(9.8±1.3)分、運用(12.4±1.2)分、書寫能力(16.7±2.5)分、閱讀能力(18.7±0.6)分、命名檢查(15.7±0.3)分、復述檢查(15.7±1.1)分、聽理解檢查(10.7±1.2)分、自發言語內信息量評分(12.4±1.2)分高于對照組(5.8±1.1)分、(8.7±1.3)分、(12.4±0.8)分、(15.7±0.4)分、(11.4±1.1)分、(9.5±1.1)分、(5.8±1.3)分、(8.7±1.1)分,證實了言語功能訓練的有效性(P<0.05)。提示給予言語功能訓練對恢復其言語功能和改善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言語功能訓練從人聽覺和視覺等方面對大腦腦干網狀和邊緣系統結構產生作用,調節腦組織皮質,協調人體行為、情緒、內臟活動[8-9]。言語功能對人體腦組織產生作用,會增加神經體液和神經興奮性,促進生化物質分泌,對持續保持言語功能訓練依從性有利,確保言語功能恢復良好。況雪娟等[10]學者在研究中納入72例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分兩組討論后,觀察組語言功率改善率(19.22±4.85)分比對照組(24.01±5.93)分優,從其SADQ-H、CRRCAE評分上均證實了語言訓練的可應用價值(P<0.05)。聽理解(10.5±1.1)分、復述(15.8±1.2)分、命名檢查(15.7±0.5)分、閱讀(18.6±0.5)分、書寫(16.8±2.4)分高于對照組(5.2±0.2)分、(8.2±0.2)分、(7.5±1.1)分、(9.1±0.1)分、(6.5±1.2)分。該研究與之相比,結果相符,因研究條件等因素存在一定限制,研討結果未涉及到西方失語癥Wab評分之外的指標,若想進一步證實,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可深入研討。
綜上所述,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接受言語功能訓練后,其言語功能改善更為突出,患者和其家庭痛苦均得到降低,恢復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丁秀梅,楊君麗.主題式康復微課在中年腦卒中失語患者語言康復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2):3116-3119.
[2]? 佚名.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1997(5):101-102.
[3]? 王蔭華. 西方失語癥成套測驗(WAB)介紹(二)[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1997, 3(3):135-140.
[4]? 張紅,李賀,李若金,等.注意訓練在腦卒中失語癥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3):235-237.
[5]? 范翠平.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語言訓練治療腦卒中失語癥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14):1783-1784.
[6]? 宋成憲,李舜,薛森新,等.靳氏舌三針聯合Schuell刺激法治療腦卒中后Broca失語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23):35-38.
[7]? 白金,翟玲玲,苑家敏,等.言語訓練基礎上的認知干預對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2):55-57.
[8]? 周亮,田智慧,田亮,等.工作記憶訓練用于腦卒中后失語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5):530-533.
[9]? 楊玲,郭耀光.頭電針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3):305-308,312.
[10]? 況雪娟, 孫鳳香, 張淑霞,等. 心理康復結合語言訓練對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7(17):2783-2786.
(收稿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