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香花
摘 要:在教學中,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教師教授學生知識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和反思也不可忽視,可以幫助學生實現預期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首先研究反思能力的積極作用;其次,提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反思能力;有效策略
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差異性較大。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相對簡單,易于理解;而初中數學的內容更加抽象,理論知識較為深奧,為學生的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及時反思、鞏固數學知識,極容易造成與課堂脫節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幫助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反思能力的積極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對整堂課的具體流程有完整計劃和預期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忽略了學生在學習后的反思環節,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反思作為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在學習后通過回顧和復習整個學習過程,來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后,通過反思可以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完善教學計劃。同樣,學生在學習知識后,通過反思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1.反思可以鍛煉學生邏輯能力
數學學科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一能力只有在學習探究過程中才能得到有效鍛煉。據相關教育研究表明,在學習中善于反思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明顯比其他學生要強。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把反思環節有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推動學生進步。
2.反思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生進行學習后,進行反思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充分掌握所學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其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反思活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活躍學生思維,鍛煉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二、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
1.通過預習培養學生反思習慣
預習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新課時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作業。當學生完成預習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所預習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反思工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課前要對學生的預習有相對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我肯定,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預習還可以降低教師教學難度,幫助學生順利進行學習。
2.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強化學生反思意識
一個良好的學習問題情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所學內容創設相關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完成數學教學工作。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遇到的數學困惑和疑難問題是學生開展反思活動的起點,教師分析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為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方案。在制定教學方案過程中,教師應從所學過知識出發,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創設合理科學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和反思意識。同時,學生在反思過程中,不僅鞏固了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反思意識。
3.通過自覺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根據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得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錯誤僅僅靠教師的糾正和指導是無法完全改正的,必須利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制造數學矛盾,引導學生推翻自身對數學錯誤的知識認知,形成自我否定,重新進行學習探究,才能完全改正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錯誤,而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在學習工作后,進行反思活動的縮影。這一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完整認知和理解的正確性。因此,教師在發現學生錯誤時,應提醒學生進行檢查驗證,進行自主推導,從根本上糾正學生所犯錯誤。
4.通過應用練習引導學生反思錯誤原因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易錯點分析梳理,引導學生對練習題進行深入分析,組織小組展開討論交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解題思路。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寫下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在出現錯誤后,根據此反思出錯原因,明確思路偏差。需要注意的是,反思活動不光針對學生課堂練習,還涉及課后作業以及整個學習過程。這一方式可以及時糾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錯誤認知,避免其出現類似錯誤,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8(3):162.
[2]宋曉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61(5):76-7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