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得榮
摘 要:開展高中物理概念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而且只有掌握了概念,才能運用它來指導實踐。新課程理念提出后,以往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因此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概念課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和認知能力,真正實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
物理是研究物質運動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涉及的范圍包括電、力、聲、光等幾項內容。物理知識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它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學生學習的途徑有很多,求知欲望也很強烈,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都被物理教師的題海戰術所抹殺。因此,新課程理念要求高中物理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把教學重心轉移到對物理概念內涵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物理概念的相關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操作。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等,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的常見問題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切都以考試為最終目的,因而高中物理教學基本以理論知識為主,忽視了實踐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違背了新課改提出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宗旨。而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只是側重于訓練學生利用公式解題的能力,并沒有對理論知識進行具體、深入的講解和分析,學生難以理解物理知識的真正內涵及運用。在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對習題的訓練和講解上,這種題海戰術給學生造成了厭煩心理,使其逐漸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這種教學方式造成了喧賓奪主的局面,最后學生的物理成績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1.由感性到理性,巧妙引入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觀事物物理屬性及本質特征的反映,是對物理事物的抽象化表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例如:在講解質點概念時,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拿馬路上行駛的汽車為描述對象為切入點,當學生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描述的時候,教師再引導學生不去考慮車輛的大小,然后引入質點的概念,這樣的引入要比直接講解概念,降低了物理知識的難度,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容易。
2.憑借生活經驗,正確理解概念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會發現一些有關物理的現象及事例,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生活中物理資源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把相關物理概念引入教學中,減少物理知識的難度,便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力的概念時,教師可以拿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舉例,像進教室的時候要先用手推開門,體育課時用腳踢足球,用手投籃球等。教師可以先啟發學生對這些例子進行比較和分析,然后再引入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方面存在,兩個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這一概念。
3.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教學形式主要是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根據高中物理學科的特點,可在實際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小組探究等形式。情境教學是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或者與學生生活相類似的情境,以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則是順應時代發展,把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科學的輔助教具走進課堂,它把抽象變得直觀,把枯燥變得有趣,把復雜變得簡單。多媒體把物理知識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小組探究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研究。在此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加強了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使其在探究過程中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最終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由感性到理性,巧妙引入概念,降低物理知識學習的難度;借助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豐富教學形式,采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積極性,著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應用物理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慧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1).
[2]孟鵬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