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杰
摘 要:近些年,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各個學科也在發展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課程改革,英語課程也不例外。農村地區的英語教育由于生源水平及一些外部資源環境的影響,一直是教學中比較薄弱的部分。對農村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其中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從實際出發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
英語是目前通用的國際交流語言,由于經濟的發展及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迫切需要具備一定英語素養的人才。農村地區由于學校硬件設施、教師隊伍素質、學生本人情況等因素影響,英語教學水平較差。因此,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需要思考教學中顯露出的問題,究其原因,并尋找解決的方法。
一、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顯露的問題及原因
1.農村地區的初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從現階段的中國國情考慮,農村地區的大部分初中學生接受的是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這些初中學生在幼兒時期要么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幼兒教育,要么是在農村中的民辦幼兒園中接受了不正規的幼兒教育[1]。這些情況意味著農村地區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理解能力層面比城市中的同級生更差。并且,由于學校硬件設施、教師隊伍素質、學生家庭情況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地區學生的學科素養與基礎知識方面的扎實程度與城市學生相比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城市中的中小學教育對英語教學非常看重。例如,現階段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是以繪本和教材為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營造相關語境的教學氛圍,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相比之下,只有部分農村小學會重視且認真對待小學英語這一門課程,更多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只是敷衍了事。基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大部分農村地區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當于是從零開始的。
2.農村地區學生的英語學習條件較差
農村地區的初中英語學習條件差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如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家庭環境等。由于工作條件相對較差,許多英語專業的青年教師都不愿意留在農村地區,留下的大部分是甘愿奉獻的老一輩教師,這些教師雖然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足夠的專業知識,但是他們的教學理念也同樣傳統,他們的課堂依舊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除此之外,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也相對較為匱乏,教學還是主要以教材為主,學生可能會購買一些教輔材料,但也僅此而已了,學生不愿意也缺少經濟條件去購買更多的英語讀物。農村地區學生的學習環境相比于城市也并不理想,許多初中學生的家長都外出打工,缺少對學生的關注,在缺少約束、學生自制力又缺乏的情況下,很多初中學生難以將心思放在英語學習上。
二、提高農村地區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1.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要提高農村地區中學英語的教學質量,需要學校、教師、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學校要努力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只趣。農村地區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教師的英語專業能力和授課能力。但從現實來看,目前部分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只能夠進行傳統的教學,還達不到使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的標準。另外,農村教師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授課能力,要努力嘗試一些先進的教學方式,并能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應用到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情景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對硬件設施的要求不高,主要考驗教師的教學、引導與組織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能教給學生英語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合理的英語教學模式
要改變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教師除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外,還要創新教學模式,要在教學過程中找到更有效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初一年級教學中,可以應用分層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分層,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合適的培養。在初二年級教學中,重點應用情景教學模式,通過初一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英語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在教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逐漸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多開展一些英語交流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情況較差,要提升農村地區中學英語的教學質量,還需要學校、教師、家庭、學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巧玲.淺談農村初中英語的現狀及解救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10.
[2]方永鵬.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薄弱的原因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23):93.
[3]季君蓉.影響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因素和優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0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