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進沖
(廣東理工學院 本科部,廣東肇慶 526100)
近幾年我國在體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言而喻,對于體育大國的我國來說,取得如此的成就并非朝夕之間的事情,自古以來我國就對如今的好多的體育項目多有涉及,慢慢歷史長河沉淀下來的精華,經久不衰,源遠流長。體育三大項目的足球、籃球、排球,在我國古代就有跡可循,自從我國提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之后,作為可以授予學生健康知識、發展他們的體質增加他們的體力、協調他們的團隊合作、培養其自身的意志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排球教學毋庸置疑的站在領先的位置上。排球教育可以鍛煉和磨礪學生的意志,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相互努力、相互鼓勵、友好互助的團隊精神,是他們有集體的團隊榮譽感而不是都只顧個人,避免學生都以個人為中心的自私行為有良好的作用。所以我們結合之前的教學模式,分析相關數據逐步對現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有難以走出的困境、而導致教學難以前進、總是原地不前、教育應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等的問題,進入深入的分析,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的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在目前實際教學中,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得不到突破多多少少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的時候,以理論為主實際為輔,在很早的時候我們就明白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今卻始終得不到落實,所面臨的新的教學問題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實踐很少得不到實際的鍛煉。這種現象說明教師在課堂上對理論的重視程度要遠遠勝過實踐的訓練,可能也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體育教育的模式和體質教育設施的不健全,在理論層面就更顯著。如何拋去原有的教育,實踐也是得掌握技巧掌握方法,比如在實踐教學的課程中,通過對技巧技術的傳達教學,一段時間之后就要求學生不斷反復枯燥的重復練習,一次次一遍遍的重復著同一套技巧同一套技術,也會使學生對排球失去原有的好奇和興趣,不能真正了解排球的魅力,無法對排球產生興趣,也會適得其反,不能真正領悟排球的精髓,也就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長期以往排球教學就不會太理想。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
我國應試教育對我們現在的很多教育課程都影響很深遠。應試教育的教育模式這個理念也深深的影響著體育教育的課程,想要使體育課程得到很好的鍛煉,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體育鍛煉的合格率無非就成了檢驗學生排球技能的唯一標準,盡管排球課程的教學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的協作能力,但影響深遠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狹隘性,嚴重阻礙了排球技能的教學,不能很好的準確的達到理想中的教育結果,陳舊的教育方式完全違背了發散性思維和擇優而從的教育傳承,使得現在的排球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創新性,探索性的興趣,使得現在的排球教育沒有系統性的教育模式,使得一些很好的教育模式不能得到完全的普及和推廣,至使排球教育的滯后性嚴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說興趣是能夠學好的重要保障,能否學好排球興趣是很重要的,所以興趣愛好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教育上既要促成孩子的興趣培養也要改變陳舊的教育模式。還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據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教學模式的陳舊、課堂實踐性的缺乏、教育的滯后性的理念都使得學生對高效排球課的參與性降低,對排球課的興趣也逐漸降低。隨著我國對體育方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引進高校體育課堂,結合之前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學方式的不同,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對排球的參與性和重視程度逐漸轉移和忽視。在課堂上,由于學生缺乏參與的興趣沒有積極性,使得多數學生難以融入到排球課程中去,即使是參與課堂教學的同學也是為了上課而上課,只是完成課時的學習,對于課程的學習和理解都帶了幾分無奈和迫不得已的情緒,缺少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創新性,并且這種學習態度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及相應社會基礎的不斷完善,實踐能力、工作經驗、學習能力成為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標準。因而各高校結合實際情況及社會的需求,對于人才的培養就更應該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選拔和要求。即便教學要求排球課程以實踐性教育為主的培養,就不僅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也是對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還有實踐能力、學習能力、自我約束力的培養。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培養,使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加強,再結合新型的教育模式調整舊時的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的比例,使內容和教育模式相結合,丟掉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教學理念,避免只注重教學理論而忽略實踐的狀況發生。比如: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習就開始組織相應的排球比賽項目,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的興趣,既增加了實踐性又讓學生享受了比賽帶來的刺激和比賽本身的魅力。
改革和創新可運用于不同的社會發展,也可以運用于不同的社會領域,同樣也適用于體育教學中來,陳舊的教育方式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時代在進步在發展同樣教育模式也得不斷地轉變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地創新改變,將應試教育轉變為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學生綜合能力的素質培養。改變現有的學習模式,應該從學生的需求進行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約束的能力,創新性思維的能力為主,用實踐教學的模式來進行高校的排球教學,建設健全的排球教學體系,使排球教學多元化的發展。2.3 加強學生興趣培養提升學生參與感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增加課堂的活躍度,改變主體角色,變換主體位置,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創出新能力,以學生的心里想法為出發點,使學生活躍起來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新學習模式,改變以往教師為主體的陳舊教學思想模式,使老師變換到引導輔助教學的位置上,改變以往教師主角的地位學生被動授課的情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積極回答老師問題,參與教師課程的整體規劃走向,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開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競爭力、創新力、合作力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新模式,以觀察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心里和想法,運用高新的電子技術教學,形象生動的表達會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將現在的流行因素和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增強課堂的學習效率,改變學生對以往教育課程的認知,使他們增加興趣積極參與研究討論,一勞永逸。
綜上所述,縱觀歷來的教學發展,尤其近些年來尤為突出我國堅持推廣體育精神,體育所體現的特色及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表現,都表現出體育的重要性團結性。提高全民素質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已成為全民認可的一種生活理念,而全民健身也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隨處而見的廣場舞,清晨隨處而見的打太極的老人,公園里跑步的年輕人,都證明了全民健身的很好落實,這樣,也為高校的體育教學實行、落實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但是即便這樣,高校的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弊端,排球教學的積極性、普及性還是不能很好的落實,還有教學方法的陳舊性,教學形式存在的滯后性等,都制約著高效排球在教育的落實上不能很好的推廣,嚴重減少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逐漸對排球失去了原有的興趣,降低了學生對相應的排球課程的參與效率。為更好的解決這種現象,在不斷地分析研究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實踐,從而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改革,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改革方案。由此來提高高效排球的教學質量,改善高校學生對傳統排球教學的以往態度。將高效排球的實際效果達到實際落實最大化的體現。